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文艺演出的高票价必须治理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6-07-27 09:16:12
        最近几年,关于文艺演出及电影放映票价居高不下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在部分大城市,一张演出门票竟高达一万多元、一千多元或者五六百元,一张电影票也是五六十元甚至上百元。对此,百姓啧有烦言。

       对于普通城市居民来说,买一张五六百元的票,是一笔很奢侈的消费。在美国,一张电影票大概6到7美元,纽约百老汇的戏票价是100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也只有800元左右。这样一比,国内的某些文艺演出和城市影院的电影票价甚至高于发达国家。

        文艺演出和电影的票价不仅仅是价格问题,它还折射出文艺发展的某些动向和社会生活的某些变迁。在文艺演出和电影高票价的背后,其实反映着文化生活多样化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到剧院里看演出,到电影院看电影,对于许多人来讲已经成为少有的文化生活选择。电视、光碟中的大量节目,成为剧院、影院的直接替代产品;网络、歌舞厅等娱乐方式,也对剧院、影院构成了冲击。由于观众人数减少,市场空间缩小,要保持投入方及剧场、影院的赢利,经营者就只好提高价格。

        同时,高票价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文化产品结构存在的问题。在中国电影市场每年20亿元左右的总票房中,外国大片占有很高的比例,很多电影院全年的赢利期待就是放映几部外国大片。此外,就是个别国内导演创作的大片和贺岁片。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国产影片根本进不了电影院或者得不到较好的档期。在舞台演出中,这种情况也很突出。高票价的文艺演出大多数是来自欧美等地的组台演出,间或是一些所谓的高投入、大制作的国产舞台节目。高投入、大制作的作品在市场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垄断地位,而且价格不断攀升,从而使得文艺创作上的多样化和经营上的大众化在市场中难以实现。

        高票价的背后,还反映着文化场馆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这些年来,部分大城市在文体场馆建设方面投入了相当的财力,但与飞速发展的城市规模和日益增长的人口相比,场馆在布点、建设、管理和运营上仍存在不小差距。许多业内人士都认为,票价高与场馆不够大、座位不够多、场租高有直接关系。从某方面看,高票价综合症是文体场馆出租价格高的具体表现,也是文体场馆建设和运营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后果。

        高票价很不正常,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拦路虎。如果中国的工薪阶层和广大农民都因为票价高而被拒之门外,那么如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因此,高票价必须治理,不仅是文艺界和文化经营单位有识之士的共识,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今年“两会”召开期间,《半月谈》曾发表报道,人民群众的八大期盼中就包括降低文化消费中的高价格。从政府来讲,必须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宏观调控,利用政策杠杆来规范市场,特别是充分发挥国有文化经营单位在文化市场中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使高票价能够降下来。同时,人们也期待着各类文化市场经营主体树立长远经营、有序经营的思想,切实担负起服务广大群众的使命,努力在服务群众中拓展市场、在赢得群众中获取回报。

         可喜的是,近两年来,北京在演出季、音乐节等活动中都采取了一系列降低票价的办法。上海大剧院细化了票价的层次,把最低票价再次拉低,同时设立低票价专场,以满足普通观众的观赏愿望。电影界有识之士也指出,高票价已导致电影观众数量和总体票房的急剧下滑,电影这个大众化的艺术已然面临生存危机,亟须从发行机制、体制上进行改革。

        总之,广大人民群众是文化消费的主体。只有把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才能真正赢得市场,迎来文化的繁荣。   

作者:    来源: 中国网     编辑: 岳翠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