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传媒论坛 正文
为什么总让总理流泪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6-07-25 16:13:30
        谁也无法预料老天何时发怒。

        7月14日起,湖南郴州、衡阳等地突降暴雨,继而引发特大洪涝灾害。天灾不可测,但随之而来的人怨,却是可以尽量避免和减少的。

        对于受灾群众的种种情绪,只要深入灾区,其实不难理解。当昔日的幸福家园一夜之间变成废墟,当余温尤在的天伦之乐瞬间幻化成冷酷的人天两隔……当各种突变势不可当地逼来,人需要找个突破口,这时,所有的情绪都成为正当。

        在郴州资兴灾区,受灾群众对灾害如此没有任何征兆的来临,甚至觉得有些不可原谅。他们众口一词,称在灾害来临之前,当地政府部门没有发布过任何预报警告,更不要说其他的自救教育。此前,引发此次灾害的“碧利斯”台风,已经在福建、广东等省份肆虐疯狂,带来巨大灾难,按照受灾群众的思维,这种情形下,提供预警和防御措施,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举措,然而他们没有看到。

        或许真的没有人预料到灾害来得如此突然和猛烈,但如果地方政府将此作为推卸责任的缘由,结果自然是引发更多的不满和怀疑。当人遭受困难时,会变得格外的敏感,这是人之常情,更何况面对如此巨大的灾难。

        在资兴市每个灾区现场,都会有人不厌其烦地讲述他们侥幸逃生的过程,也同样会描述他们是如何在通信中断的情况下,划着小筏艰难地将灾情信号向政府部门传达。他们对救济物资发放的不及时不满,也对在领导视察的前夜突然发放物资的动机表露出怀疑,同时更关心锁在仓库里的红十字会的物资何时能够发到自己手中。

        有关救济机制的探讨,似乎在每次灾害出现后都会有讨论,但对于淳朴的村民来说,“软机制”——情感救助似乎比“硬机制”更加重要。

        7月22日,温家宝总理到资兴灾区慰问视察。面对无家可归的村民,总理又一次流出热泪。

       “为什么总要让总理流眼泪?”村民们的话语质朴至真。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萧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