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7月24日电(见习记者李海良)进入暑期,双鸭山市在外读书的大学生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很多大学生都没有选择回家,而是走上了在外见习的工作岗位,主要的原因就是就业压力大,想利用假期多报一些补课班增加工作经验,为的是毕业选择工作时多一份“硬件”。
刘东宁是齐齐哈尔经贸系的大三学生,今年暑假就不打算回家了,因为再过几天齐齐哈尔那里就要举办绿博会,他已经报名参加内勤工作,负责一些杂工,每天可以拿到20元的劳务费,他告诉记者,现在就业压力那么大,留在这锻炼一下很好,可以增加社会阅历,还能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一天20元已经足够自己的伙食费了,真可谓是“一箭双雕”。而像他这样留在学校不回家在这里打工的人很多。
“回家在家里呆着也没意思,不如在这里学点东西。”王燕飞就读于黑龙江大学市场营销管理学院,今年刚上大二就不准备回家,面对严峻的就业难问题,他报了国家计算机二级补习班,星期六星期天利用休息时间就去中央大街的一家公司做家电销售,“要在这里打工也不容易,必需经过严格的面试才能进来,在在这儿不仅知道了什么是团体,而且学会了怎样才能学会与人沟通,发挥自己的才能”,王燕飞自豪的对记者说。
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有了自己理性的思考选择在外“充电”增加竞争的砝码值得人们的欣慰,但是记者也要呼吁我市就业劳动市场也要给这些大学生留下在家充电的职业空间,多提供一些见习岗位,让他们迈好人生的每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