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e网超市 > 图片新闻 正文
清代银戒指算盘 用小钢针才能拨动[组图]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6-07-21 13:35:25
 

这是清代银戒指算盘,长1.2厘米、宽0.7厘米,比小拇指还小,框架档珠样样齐全,用小钢针才能拨动(7月17日摄)。 算盘,这一中国古代特有的运算工具,在计算机普遍使用的今天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在安徽省黄山市的古徽州却还能随处可见:这里的程大位故居珠算博物馆共收藏有1000多种算盘;繁华的屯溪老街上造型各异的算盘已成为一种工艺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用算盘作为特色文化装饰的酒店、饭店,让初来屯溪旅游的人耳目一新;还有定期举办的珠算比赛让徽州人浓浓的算盘情结得到诠释。 新华社记者 赵颖全摄

        这是清代银戒指算盘,长1.2厘米、宽0.7厘米,比小拇指还小,框架档珠样样齐全,用小钢针才能拨动(7月17日摄)。
 
        算盘,这一中国古代特有的运算工具,在计算机普遍使用的今天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在安徽省黄山市的古徽州却还能随处可见:这里的程大位故居珠算博物馆共收藏有1000多种算盘;繁华的屯溪老街上造型各异的算盘已成为一种工艺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用算盘作为特色文化装饰的酒店、饭店,让初来屯溪旅游的人耳目一新;还有定期举办的珠算比赛让徽州人浓浓的算盘情结得到诠释。

这是明代铜元八卦算盘。此算盘既可计算、又可同时供2至4人娱乐,还可当作装饰品悬挂观赏(7月17日摄)。 算盘,这一中国古代特有的运算工具,在计算机普遍使用的今天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在安徽省黄山市的古徽州却还能随处可见:这里的程大位故居珠算博物馆共收藏有1000多种算盘;繁华的屯溪老街上造型各异的算盘已成为一种工艺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用算盘作为特色文化装饰的酒店、饭店,让初来屯溪旅游的人耳目一新;还有定期举办的珠算比赛让徽州人浓浓的算盘情结得到诠释。 新华社记者 赵颖全摄

         这是明代铜元八卦算盘。此算盘既可计算、又可同时供2至4人娱乐,还可当作装饰品悬挂观赏(7月17日摄)。

        算盘,这一中国古代特有的运算工具,在计算机普遍使用的今天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在安徽省黄山市的古徽州却还能随处可见:这里的程大位故居珠算博物馆共收藏有1000多种算盘;繁华的屯溪老街上造型各异的算盘已成为一种工艺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用算盘作为特色文化装饰的酒店、饭店,让初来屯溪旅游的人耳目一新;还有定期举办的珠算比赛让徽州人浓浓的算盘情结得到诠释。

黄山市屯溪老街的一家酒店服务员在一个巨大的算盘前操作电脑。这一算盘成为该酒店的特色文化装饰(7月17日摄)。 算盘,这一中国古代特有的运算工具,在计算机普遍使用的今天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在安徽省黄山市的古徽州却还能随处可见:这里的程大位故居珠算博物馆共收藏有1000多种算盘;繁华的屯溪老街上造型各异的算盘已成为一种工艺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用算盘作为特色文化装饰的酒店、饭店,让初来屯溪旅游的人耳目一新;还有定期举办的珠算比赛让徽州人浓浓的算盘情结得到诠释。 新华社记者 宋振平摄
 
       黄山市屯溪老街的一家酒店服务员在一个巨大的算盘前操作电脑。这一算盘成为该酒店的特色文化装饰(7月17日摄)。
        算盘,这一中国古代特有的运算工具,在计算机普遍使用的今天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在安徽省黄山市的古徽州却还能随处可见:这里的程大位故居珠算博物馆共收藏有1000多种算盘;繁华的屯溪老街上造型各异的算盘已成为一种工艺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用算盘作为特色文化装饰的酒店、饭店,让初来屯溪旅游的人耳目一新;还有定期举办的珠算比赛让徽州人浓浓的算盘情结得到诠释。
一名当地市民带着孩子走过一个用算盘做装饰的院墙(7月17日摄)。 算盘,这一中国古代特有的运算工具,在计算机普遍使用的今天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在安徽省黄山市的古徽州却还能随处可见:这里的程大位故居珠算博物馆共收藏有1000多种算盘;繁华的屯溪老街上造型各异的算盘已成为一种工艺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用算盘作为特色文化装饰的酒店、饭店,让初来屯溪旅游的人耳目一新;还有定期举办的珠算比赛让徽州人浓浓的算盘情结得到诠释。 新华社记者 王雷摄
 
        一名当地市民带着孩子走过一个用算盘做装饰的院墙(7月17日摄)。
 
        算盘,这一中国古代特有的运算工具,在计算机普遍使用的今天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在安徽省黄山市的古徽州却还能随处可见:这里的程大位故居珠算博物馆共收藏有1000多种算盘;繁华的屯溪老街上造型各异的算盘已成为一种工艺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用算盘作为特色文化装饰的酒店、饭店,让初来屯溪旅游的人耳目一新;还有定期举办的珠算比赛让徽州人浓浓的算盘情结得到诠释。
这是程大位第9代长孙媳妇、今年93岁的邵宜兰在讲述算盘的历史,她家的祖屋厅堂还摆放着程大位的画像(7月17日摄)。 算盘,这一中国古代特有的运算工具,在计算机普遍使用的今天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在安徽省黄山市的古徽州却还能随处可见:这里的程大位故居珠算博物馆共收藏有1000多种算盘;繁华的屯溪老街上造型各异的算盘已成为一种工艺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用算盘作为特色文化装饰的酒店、饭店,让初来屯溪旅游的人耳目一新;还有定期举办的珠算比赛让徽州人浓浓的算盘情结得到诠释。 新华社记者 王雷摄
 
        这是程大位第9代长孙媳妇、今年93岁的邵宜兰在讲述算盘的历史,她家的祖屋厅堂还摆放着程大位的画像(7月17日摄)。
 
       算盘,这一中国古代特有的运算工具,在计算机普遍使用的今天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在安徽省黄山市的古徽州却还能随处可见:这里的程大位故居珠算博物馆共收藏有1000多种算盘;繁华的屯溪老街上造型各异的算盘已成为一种工艺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用算盘作为特色文化装饰的酒店、饭店,让初来屯溪旅游的人耳目一新;还有定期举办的珠算比赛让徽州人浓浓的算盘情结得到诠释。
一名男孩在黄山市屯溪老街一商铺中展示一种镶嵌在“抓挠”中央的微型算盘(7月17日摄)。 算盘,这一中国古代特有的运算工具,在计算机普遍使用的今天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在安徽省黄山市的古徽州却还能随处可见:这里的程大位故居珠算博物馆共收藏有1000多种算盘;繁华的屯溪老街上造型各异的算盘已成为一种工艺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用算盘作为特色文化装饰的酒店、饭店,让初来屯溪旅游的人耳目一新;还有定期举办的珠算比赛让徽州人浓浓的算盘情结得到诠释。 新华社记者 宋振平摄
 
         一名男孩在黄山市屯溪老街一商铺中展示一种镶嵌在“抓挠”中央的微型算盘(7月17日摄)。
 
        算盘,这一中国古代特有的运算工具,在计算机普遍使用的今天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在安徽省黄山市的古徽州却还能随处可见:这里的程大位故居珠算博物馆共收藏有1000多种算盘;繁华的屯溪老街上造型各异的算盘已成为一种工艺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用算盘作为特色文化装饰的酒店、饭店,让初来屯溪旅游的人耳目一新;还有定期举办的珠算比赛让徽州人浓浓的算盘情结得到诠释。
作者:    来源: 新京报     编辑: 萧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