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人物频道 > 百姓故事 正文
肺癌老人落泪谢医恩(图)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6-07-17 10:42:09
  
肺癌老人落泪谢医恩(图)

想到医护人员对自己的关心,老人不禁老泪纵横。
 


  东北网双鸭山7月17日电 据新浪网消息,据有关专家说,肺癌和艾滋病是本世纪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的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两种疾病。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在 28 个发达国家中,肺癌已成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有资料表明,我国肺癌发病率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对于广大医务工作者来说,肺癌无疑是在肿瘤领域里最难攻克的堡垒之一。而在湖湘中医肿瘤 医院里,有这样一群不怕输、不畏难的勇者,他们向这座肿瘤中的堡垒发起了一次次的挑战,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7月11日,今年已68岁的肺癌病人李开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数次流泪,他说,自己这一生虽然受尽磨难,但在湖湘中医肿瘤医院的这两个月是他感觉最受人关爱的一段日子,他忘不了这里的医生和护士。

  童年时受人欺负早辍学

  在湖湘中医肿瘤医院一病区17号病床,记者见到了李开科。他正坐在床上,边打点滴边看着电视,而妻子曾雪英则在一旁陪护着他。

  “说说您的故事,让全社会都来关爱癌症病人……”知道记者的来意后,李开科老先生打开了话匣子。

  李开科出生在益阳市赫山区,他是家中的独苗,却有一个不幸的童年。他8岁丧父,母亲靠打零工把他养活。提到已亡故的母亲,李开科声音哽咽了——那时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母子俩的生活在贫困线上挣扎。由于没有父亲,李开科的母亲没少受人白眼,而他自己由于身材矮小,也经常受到别人的欺负。高小(小学)毕业后,他考上了初中,却因没钱读书而被迫辍学,从此在家帮母亲干些杂活。

  工作时性格倔强受排挤

  1956年,李开科18岁,他正式参加了工作,在一个棕绳社当了一名工人。由于干活卖力,表现好,工作两年后,他被单位保送进了湖南省轻工业学校学习。1960年中专毕业后,他被分配进了益阳市公社工业局工作。这一年,他幸福地成了家。又过了两年,组织上安排他到一个五金工具社担任主任,当时的他没有服从,而是坚决要求进益阳市皮鞋一厂当工人。从此,李开科便屡受排挤和打击。大约就从这时候起,由于生活得不开心,他开始抽烟。1988年,李开科从单位病退。

  “我这个人个性倔强,从来不和领导套近乎、说好话,要不然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样子。”回忆起工作时的艰辛与委屈,李开科的眼眶又一次湿润了。

  病退后沿街叫卖谋生计

  病退一年后,李开科所在的工厂就破产了。从此,他的退休工资便没有了着落。由于妻子比他更早退休,一家人的生计便成了李开科面对的最大难题。

  李开科和妻子共生过三个小孩,老大和老二很小就夭折了。最小的儿子今年已经42岁,现在也因单位倒闭而失业,靠四处打零工为生,而他目前还有一个正在读初中的女儿需要抚养。“虽然他(儿子)来过几次,说无论如何也要为治我的病想办法,但我知道,为了养家,他已经负债累累,现在为我的病他是借不到钱,想不出办法的。”

  为了生活,病退后的李开科开始推着板车,进了些鞋袜、帽子之类的日常生活品沿街叫卖。但这点小生意并不能赚到钱,仅仅够一家人勉强糊口而已。

  失意时抽烟解闷患绝症

  “我这一辈子惟一的嗜好就是抽烟。”李开科说,抽了几十年烟,如今终于抽出大病来了。

  刚开始抽烟的时候,他还只是好玩,买几分钱的烟抽,三五天抽一包,后来,烟瘾越来越大。有一天晚上,因为心情不好,他通宵未眠,当晚一个人竟抽了三包烟。

  这样抽烟所带来的后果是,他得了慢性支气管炎,咳嗽严重,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抽烟。直到一年以前,当医生告诉他,抽烟已经威胁到他的生命时,李开科才终于选择了戒烟,而当时他的烟量是平均每天两包以上。

  今年3月,李开科突然胸痛得厉害。刚开始,他以为只是得了感冒,就自己上药店买药吃。然而,“感冒”却越来越重,最后,他不得不进了医院。5月初,益阳市中心医院诊断,他得的是肺癌,而且已经到了晚期。

  “如果可以重新来过一次,我一定不会抽烟!”李开科说。

  住院后备受关爱心感激

  今年5月12日,李开科及家人经过打听,获悉湖湘中医肿瘤医院不但医术高明,而且收费合理,便从益阳来到了长沙,住进了湖湘中医肿瘤医院。

  刚住进来时,李开科身上带了2500元钱,还不够住院的押金,但医院的医生还是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随后,还为他进行了专家会诊,用放疗和化疗对他进行医治。到记者前往采访时,李老先生正好在医院接受治疗整整两个月,而花费仅1.3万余元,这比同类型大医院的医药费少了许多。

  记者找到李开科的主治医生蔡志强,他说,医院现在对李开科采用的是一种姑息疗法,这种治疗方法的好处就是减轻癌症晚期病人的痛苦,延长其寿命。

  在采访的最后,李开科对记者说:“我这一辈子尝尽了人间冷暖,感觉在医院的这一段日子最受人关爱!”

  本报记者 万朝晖 文/图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稿件注明“本报”的所有作品(即自采新闻,含图片、视频等),版权均属于法制周报,未经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法制周报社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法制周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报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报注明“来源:XXX(非法制周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报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作者:    来源: 新浪网     编辑: 岳翠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