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7月10日电(见习记者 高春红)赵光吾是双矿集团一名退休工人,他在机电总厂工作了40年,当过10年车间主任,贡献很大。退休后,别处上千元的工资不拿,甘愿回厂挣几百元。早在六、七十年代,他就在车工技术改造和刀具革新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被同行业予为“神刀赵”;1978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他一举夺魁;1982年被省授予劳动模范;1984年被省授予特等劳动模范;1985年被评为全国技术革新能手并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凭想象你可能会认为他是普通工人形象,事实并非如此,未见面时就听说他很超前,很赶潮流,穿戴很不一般。见了面果不其然,今年已是66周岁的赵光吾梳着地道的大背头,嘴里叼着一根牙签,要不是穿着工作服,真搞不清他的真实身份。赵光吾喜欢跳舞,据说在六、七时年代,他就穿西服、扎领带、梳背头,经常在工作之余出入舞厅,与社会名流一起旋转在舞池里,在当时的工人中相当另类。面前的赵光吾身材略显瘦小,但精神矍铄,目光中透着坚毅与执着。
16岁那年,毕业于鸡西技校的赵光吾来到了双矿机电总厂。当时机电厂用的还是皮带床,而赵光吾学的是苏联液压62机床。论技术理论他比当地招的工人强,可是实际操作还不适应。赵光吾虚心学习,师傅亲手教他,不到半年他就赶上来了,干了一年多的一般粗料活。1958年大跃进,车间开展了“跑飞机”劳动竞赛,工人们卯足劲比生产,可是赵光吾总是没有人家多,排在后面。那时他体重只有47公斤,每天三班倒,体质不好,但是眼看自己被落到后面,他十分着急。下班回到宿舍不睡觉,开始研究刀具和卡尺,设计、制图、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摸索与实践,他终于成功了,一个人工制作的装有弹簧定具胎的双组合刀具一周完成了15天的工作量,全厂被震撼了。1959年,他被厂评为“先进个人”。赵光吾说:只要动脑筋,效率就会上来。此后,他干每一样活都比别人先进。
厂里有一台国产多刀半自动730型车床,据说这台机器从进厂就被木箱扣着被尘封了,没有人会用它,也没有人敢用它。赵光吾年青气盛,他要挑战一下自己,经过请示调度,他破例可以使用这台机器。可是按钮一按,哪里都转,赵光吾不知该从那里下手了。不研究明白就不回家,赵光吾吃住在机床旁,每天要妻子送饭。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他是出风头,用异样的眼光看他,甚至等着看笑话。赵光吾不在乎这些,他专心研究,终于在三个月后制服了这台机器。接着他又研制了三把刀的组合刀具,提高了10倍的功率。1958以后,木矿车换成了铁矿车。制作铁矿车上的大挡油环需要六道工序,怎么才能一道工序就下来呢?赵光吾叼着牙签,在机床旁走来走去,反复琢磨,制成了七组合刀具,开始车的很顺利,到最后刀就转不动了,甚至连连“打刀”。赵光吾仔细分析,是钢花太长把刀缠住了,于是他换了刀的角度,把刀磨出个反屑沟,让铁屑转到这里自行断裂,刀的阻力减少了,车出合格的大油环。然后是小油环,一个月4000个。到了1971年,生产科记录中,赵光吾已经完成了2000年的任务,被称为“跑在时间前面的人”。1976年随着他研制的靠模、80节尺和菊花顶尖的成功,平时一个班才能做20个采煤机上的80机组,他46秒就出一个(后定位为50秒)。全厂在俱乐部开大会表彰……
1992年,赵光吾退居二线,有了充分的时间品味生活。可是他特别留恋老本行,一家公司请到他。干了三年,楞是分文未取。很多人看到他的价值,出高薪聘请,八一电厂给他月薪2500元,私人电厂给到1500元,他都拒绝了,他的心思还在机电总厂,因为是机电总厂培育了他,他时刻关注机电总厂的发展。2000年,他以每月450元的工资回到了机电总厂车间工作并带了六个徒弟(每带一个加50元)。首先,他恢复了采掘工具的生产(普通节尺),然后生产了新项目——螺旋节尺。普通节尺上滚筒以后,刀一割,合金磨一半。两个班就得换一次。螺旋节尺360度旋转,四面全磨,延长了使用寿命。
如今,赵光吾又有了新的目标,他要迎接新的技术挑战,因为以往的技术已经落后,他要到哈尔滨技校学习数控技术,然后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新设备上。他还有一个愿望,就是要把自己的先进技术和毕生的经验传给年青人,让机电总厂一代代发展下去。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倔强而潇洒的赵光吾身上,我深深地体验到这句话的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