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艺术人生 正文
走近英雄——《艺术人生》打包银幕英雄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6-07-04 15:18:30

  几十年前,他们在电影中塑造了难以磨灭的英雄形象:《战火中的青春》中的雷震林、《英雄儿女》中的王成、《地道战》中的高传宝,还有《青春之歌》里面的林道静。英雄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塑造英雄的演员备受观众爱戴。《艺术人生》“打包”银幕英雄,聚首庞学勤、刘世龙、朱龙广和谢芳四位老艺术家,岁月流转,昔日潇洒少年如今已生白发,然而关于英雄的回忆仍旧能激起几位老艺术家内心彭湃的激情,四位老艺术家做客《艺术人生》,于是我们有了一期振奋人心的节目。


  庞学勤:至尽称呼他为“雷排长”

  1959年,庞学勤在导演王炎的坚持下得到了战场猛虎雷震林这个角色,而在此之前,庞学勤在电影中往往是以知识分子形象出现的。当时导演坚持要庞学勤演雷震林,是因为觉得庞学勤性格中有清高、骄傲的一面,和大大咧咧、歪戴帽子、背着大刀还稍有些武断的雷震林形象非常神似。对于庞学勤而言,他认为演员就是肌体,你不只内心接近他,形象也尽量靠近他才能塑造好;所以他剪了头发,感觉立刻就不一样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作为演员要爱什么?要爱艺术,要爱形象,要爱人物,不要爱自己,不是通过电影,而是通过艺术来美化自己。我印象深的就是:没有真正的生活,没有在生活当中提炼和概括就谈不上艺术也谈不上人物。据说《战火中的青春》,就曾经一度激发了大家踊跃参军报效祖国的激情,而时至今日,依然有影迷在庞老下榻的酒店遇到他时,仍是先恭敬的行一个军礼,再上前亲切的称呼他为“雷排长”。


  刘世龙:“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刘世龙是《英雄儿女》中王成的扮演者。一声“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如雷霆般震撼了半个世纪,这一声怒吼展现出了一个民族精神,岁月流逝,精神永存。

  刘世龙,9岁就跟随部队走南闯北,当过通讯员、勤务兵、文工团员,行军打仗是他这一辈子都难以磨灭的记忆,直到现今70多岁的老人梦中仍是行军与打仗 。 刘世龙个头不高,身材不魁梧,长相也不出众,似乎真的只适合当个普通的通讯员。“领导说我不行,怎么演这个角色,个子这么小,王成这个人物分量这么重。”领导要导演武兆堤找一个个子大的、气质能撑得住场面的人,“刘世龙顶多能演一个战士。”而导演说:“我要的王成这个人物,在《英雄儿女》里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而刘世龙最终的成功有力的证明了这个 观点。


  朱龙广:最后演上了高传宝,就是因为英俊、潇洒、刚毅、果断

  朱龙广这个出生在农村的孩子,有着中华民族农民的纯朴、憨厚、直爽的特点 。成长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他,耳边似乎还听得见刺耳的警报声,梦中仍能清晰的看到日军炸弹下惨死的同胞。现场老人悲愤地说:眼见日军的炸弹投到站满老乡的卡车上,烟过后,人就都没了。正是这刻骨铭心的记忆,激励着他当兵的信念。谈到如何被选中出演高传宝一角,朱龙广非常自信而幽默地说,是因为自己英俊、潇洒、刚毅、果断。为了演好这个角色,生活中的体验必不可少,从一接拍他就去了冉庄体验生活。在拍《地道战》的时候,有一场戏,是要从大杨树上跳下来追击日本鬼子,在当时也没有什么保护措施情况下,为了真实的再现英雄的本色;当烟火燃起,胶片转动,“咔”声响起,朱龙广“呼”跳下来。第一次侥幸成功,但拍第二条时不慎摔成了骨裂,现在腿上还镶着当时的留着的钛合金的关节。


  谢芳:优美的她,优美的歌曲——《沁园春 长沙》

  《青春之歌》林道静的道路概括了30年代中国革命知识分子成长的历程。林道静从个人奋斗到献身革命,从小资产阶级的正义感的爱国心转变为自觉地为实现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理想而投入革命的洪流,正是同时代千千万万革命知识分子的道路的真实写照。一个五官端正、肤色柔润、两只乌黑闪亮的眼睛含着笑意四下顾盼的少女形象,引领了当时审美趋势。当时该片的候选女主角有张瑞芳、白杨等大明星,谢芳仅仅是武汉中南文工团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但导演崔嵬认为其形象气质非常适合角色,坚持用她,才使林道静与谢芳的形象完美地重合。此后,谢芳主演了《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并成为一代人的精神偶像。现场她与其夫张目携手为观众献上他们谱曲的《沁园春 长沙》,再次向我们诠释了优雅的典范。


  人们心中英雄情怀永远不会磨灭,电影当中震撼人心的一幕人们也永远不会忘却,当全场观众和嘉宾起立共同唱起《英雄赞歌》时,英雄精神再次被唤起!

作者:    来源: 央视国际     编辑: 岳翠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