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路一带是餐饮业经营的旺地,但因其租金较高、铺面较小、客源有限而很难吸引餐饮经营者在开分店的时候继续在此地段投资。然而,以做客家菜和广府菜闻名的“客稼王”是个例外。她不但在2004年在广卫路(财厅对面)开了总店,去年,还在北京路步行街禺山路开了分店,两店相距不远,同在北京路附近,也同样精彩非凡,捧场者众。店家说,那是为了将北京路这一传统饮食之地做大做强。
吸引客人最大的法宝是菜式新鲜健康、味道相宜。“客稼王”除保留像车田酿豆腐、客家清炖鸡、汤泉蒸鱼嘴等客家名菜外,更在其基础上加以改良和创新,同时成立专门的研菜小组不断创新推出农家菜、民间菜和住家粤菜,远足全国各地,重金搜罗特色蔬菜食材如广西原长近1米的通菜、江西脆卜卜的菜心和芥兰、湛江爽口的豆芽等无公害蔬菜,让客人吃青菜也能吃出新鲜感。据说,有些坐着飞机飞回来的蔬菜比猪肉还要贵,可店家说“不怕贵,就怕货不靓”。
有好的食材,也要有好的厨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质地。“客稼王”的掌勺人五哥入行近30年的特性,出身广州老字号,有着深厚的粤菜功底,在材料的搭配上既坚持健康的原则,又显匠心独运;在自制酱料的运用上,被嘉宾“罗记”评价为———敢用味。因而,客人在“客稼王”吃到的每道菜,都风味各异,味道分呈,而且价格实惠,不过二十元左右。
将客家菜与广府菜完美结合,在北京路上茁壮成长,“客稼王”是最佳的实践者。
●客家菜寻求突破改得妙
客家清炖鸡(48元/只),五哥对这客家名菜进行了改良,加入当归、红枣、五指毛桃等,用类似隔水蒸的做法,令客家土鸡释出少量鸡汁,保持原汁原味,肉稔滑而味香浓,鸡汁用来捞饭,味道一流,难怪罗记连称“敢用五指毛桃,改得好、改得妙!”
● 招牌菜匠心独运赢口碑
 五哥五味鹅
五哥五味鹅(28元/例),选清远银盏的黑鬃鹅,用自制熬成的浓酱铲至入味,啖之鹅味浓郁嫩滑可口,却又浓而不渴、浓而不腻,没有多少肥肉,怕肥的女士也可多尝几块。
●优质青菜让客人变“菜虫”
 椒丝通菜
椒丝通菜(18元/例),据嘉宾罗记讲,厨师最怕的就是炒通菜,因为易变色影响卖相。但此产于广西贺州贺县的通菜,却是炒后多久也依然保持青绿,入口爽脆无渣有菜味,令我们一连干掉了五大盘,被同伴笑称为“菜虫”。有如此滋味,是师傅敢用猛火生炒,也是当地水土种植出如此优质菜种的结果。
●失传菜人无我有显功夫
 传统鸳鸯鱼
传统鸳鸯鱼,乍听菜名,不甚特别,上桌后一研究,才发现师傅五哥的功夫了得。原来此条鲩鱼是连体同时制作成一边香炸、一边豉油皇清蒸的效果,形成香脆酸甜与嫩滑清鲜 两种截然不同的口感。据说这种做法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如今已很少师傅懂得制作了。
 特邀点评嘉宾
特邀点评嘉宾———
罗桂文,广州市旅游商贸职业学校烹饪部部长,人称“罗记”,为人风趣幽默,烹饪理论和实践知识广博,现为广东省烹饪名师、国家级酒店(家)评审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
嘉宾点评:“客稼王”在传统客家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如选用地方原料:贺州贺县的通菜、湛江的小豆黄豆芽等,突出农家菜、住家菜、土菜、民间菜的特色;师傅五哥够胆使用不同的烹调方法和运用自制的酱料,如“混酱乳鸽”、“五味鹅”等,从而令菜肴形成多种口味;型格与价钱走大众化路线,更适合市场竞争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