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些擦肩而过的老歌”———
自甘“过气”的“尊贵”
东北网双鸭山6月30日电 据人民网消息,流行乐坛,总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似乎谁都来不及、也犯不着想一百年、两百年、三百年后的事。某些“抄级男声”,即便抄袭也要“抄”出新专辑来。
按世俗的标准,用“过气”形容童安格似乎不为过。对于乐坛,太多人都认为他远离了。
音乐是语讷的他“运用最自如的语言”。于一些“后起之秀”而言,童安格的举动是不可想象的———电脑里藏着做好了的三四十首歌。“有好些公司跟我谈,我没拿出来。”
我问他是否偶尔觉出寂寞。“不是寂寞。”童安格试图否定,却转而道:“姑且算‘寂寞’吧,现在别人看来就是。”他抿着嘴笑了,没有抬头看我。
接受采访时,他描述不清自己在做什么,但他明白。
童安格“有时间,宁可寻找灵感,也不寻找契机”。于此,我不置可否。
但当艺术本身和市场冲撞时,他所作出的取舍,不得不让我生发一分由衷的敬意。
很多时候,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童安格没有。
相关链接
成龙泪洒哈尔滨
本报记者报道 有了齐秦、赵雅芝、童安格、赵文卓等人的集体助阵,在前夜哈尔滨的“2006成龙好朋友慈善演唱会”上,成龙虽然走音,但边“走”边唱,越唱兴致越高,并当场捐赠200万元人民币,只是在与当地孤儿合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时,一曲未尽,这条“顶天立地”的汉子捋起袖子拭起泪来。
接近3个小时的演唱会,成龙一直没有歇着,以独唱《男儿当自强》开场,后又蹦又跳地来了首《壮志在我胸》,在好友童安格的鼓励下,成龙跟唱了“童氏名曲”《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又拉着齐秦演绎了《月亮代表我的心》。
尽管成龙“走走调或忘忘词”较为频繁,但是,5万多观众没有给成龙一丝“嘘声”,而是报以一阵又一阵掌声。当七尺男儿在台上为“孤儿版”《世上只有妈妈好》落泪时,掌声尤为热烈。一位姓黄的观众告诉记者:“因为‘慈善’二字,似乎一切都可原谅。”在结束曲《朋友》响起时,演唱会俨然成了“万人大合唱”。
在“2006成龙好朋友慈善演唱会”上,童安格以《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和《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让听众重温了“童氏情歌”昔日的辉煌。台下,近十年就出了一张专辑的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电脑里已有三四十首新歌,每首歌都是“尽兴之作”,只是“好多唱片公司跟他谈”,都没能让他拿出来。现在,他说自己像一个乐坛的“考古者”,忙于搜集整理曾感动过一代代人的、不再流行的流行歌曲,他想“把乐坛的‘兵马俑’们留住”。
■不想一百年后人们记不起真正的王洛宾是什么样子
童安格现在很重要的工作是“寻找一些擦肩而过的老歌”。“它们实实在在地感动过一大批人。”童安格视之为“珍贵的音乐资产”,唯恐“数十年、上百年后,用大量时间和金钱,也不一定能找到感觉最对的它们”。
这一做法,始于一次偶然:三年前的一天,童安格在一家银行办事,无意听见隔壁的唱片行放老爵士。被吸引的同时,他“惊诧于这个叫Rod Stewart的英国人怎么能把音乐保护得这么好”:“Rod Stewart原本唱摇滚,但他演绎的全是19世纪到20世纪初之间的古典爵士;他不求再创作,但求原汁原味———尽量按照老的方式编曲,只是配器更为饱满”;当童安格拿着自己收藏的爵士老歌的乐谱对照听时,发现其和弦的精准度超出了他的想象。“就这么听上了,三年,百听不厌。”
“经典的音乐,可以超越时间、空间。但是每首歌的经典,都有它存在的环境”。童安格听歌,从不听精选集,总是从歌手的第一首歌听到最新的一首。
作为一个音乐人,自称乐坛“考古者”,他觉得“考古”是比发新专辑更重要的使命。“100年、200年、300年都是白驹过隙。100年后,我能在哪里?只要这些音乐没有流失,我们的精气神就都还在———这些实际上就是乐坛留给后人看的‘兵马俑’啊!”
对于自己如何发掘并保护“兵马俑”,童安格以王洛宾为例,“我会努力去买他成套的专辑,从第一张直至最新一张,还会去新疆采风,把王洛宾的东西鲜活地采集起来。我不想一百年后人们记不起真正的王洛宾是什么样子。”王洛宾曾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在那遥远的地方》,“别人觉得很成功,我却有遗憾,因为他们感受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王洛宾,而是一个现代化音响、电视转播等手段联合打造的王洛宾。”童安格称自己听歌不是越听越年轻,而是越听越老。“听市场不是我擅长的。周杰伦最火,但对我没有直接的影响。”
■写成了几十首歌只想留给自己听
1996年出版第14张个人专辑《收留》,时隔7年推出《青春手卷》,后也不怎么做宣传,接下来的三年,童安格“看起来啥也没做”。但事实上,音乐上的追求,他“一刻也没停过”。他称自己没有出新专辑的压力,且“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他不在乎。
现在童安格的电脑里,有“三四十首歌,留给自己听”。“可能还不止”,每首都是“尽兴之作”;“我都把它们做成了成品。有好些公司跟我谈,我没最后拿出来。”因为“有人欣赏是好事”,但“要付出代价”。这时,童安格打了一个他自己都觉得“不合适”的比方:“一只猪,养着很可爱,可别人拉它出去,它就会不再回来,因为别人看中宰掉它可以卖肉。和人分享,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童安格说看着这些歌在电脑里,就觉得心里踏实,他唯一会不安的,“唯恐哪一首歌没有备份”。
童安格会把玩的乐器不少,他会用“电脑编写音乐”,但一定要乐器来做。“现在的技术比过去好得多,如果有些音乐人活到现在,他们会说,啊,现在这个时代真好。但我不那么依赖技术,只愿意去挑选适合我创作、适合我编写的工具。不管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音乐人最需要的,是自己的酝酿,面对音乐的那份心思,还有那份创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