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社会点击 正文
多年祸水变福水 趋利避害百姓乐(图)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6-06-27 09:53:25

  东北网双鸭山6月27日电(见习记者高春红)高空的丽日白云、堤上的丁香垂柳、一齐倒映在一泓碧水中,偶有山鸟飞来饮水,微风拂过,荡起一片碧波。放眼望去,可见远山的青翠和近处的炊烟。这不是风景区,也不是公园,这是记者今日上午在尖山区安邦乡公立村水库看到的一幕真实景象。

  以前,这里是旧洼塘,每到雨季,周边山上的雨水、市区的排水和周边煤井排出的地下水都会汇集到这里。赶上涝年,山洪爆发,村子里就会损失惨重。仅1997年至2004年,就有四次受灾,最严重的一次有100户村民受灾,12所房屋倒塌。看着村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村干部的心里十分焦急,他们决定自己拯救自己。2004年,公立村向乡里申请资金,请市水务局工程师设计,集体出工,开始建设水库。一台推土机、一台挖掘机、20多台翻斗车每日奋战。资金不足,村长日思夜想,把修水库挖出的土方移到村南山石坑,硬是在这石坑中造出了4公顷耕地,废弃地变成了良田,国家回收了这块土地,奖励了村里68万元扶耕造田款。从6月份一直到10月中旬,他们终于成功截流了三岔口的两股水源,建成了自己的水库,还修建了三座桥和通往村里的一条沙石路。水库分南、北两部分,北面水库面积为34500平方米,南面水库面积为7700平方米。它们之间有15米宽的堤坝相隔。水库坝宽7米,高距水面5米。去年高民副市长为他们申请了35万元专款,修建了护河石、河道和放水闸,在堤坝上栽了柳树、丁香和花草。现在,他们不仅可以根据雨量的大小随时存、放水,还安装了4寸的铁管和15千瓦的水泵,随时可以浇灌干旱的土地。从2004年至今,他们再没有受过水灾,而且庄稼收成也稳定了。

  在回来的路上,村长乐滋滋的告诉我们,今年他们在省里申报了一个低产田改造项目,估计国家可以投资百万元。到时候你们再来看看,我们会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作者:    来源: 双鸭山新闻网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