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人物频道 > 焦点人物 正文
李宇春世界杯球评涉嫌“抄袭门” 被指媒体炒作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6-06-22 10:38:08
          东北网双鸭山6月22日电 据搜狐网消息,近日,李宇春因“跨行作业”——给世界杯写足球评论而惹出“抄袭”风波。 据网友爆料,李宇春6月12日发表的球评文章涉嫌抄袭《新民晚报》记者晏秋秋的新闻稿,此事随即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李宇春的这篇不足600字的稿件是否构成抄袭?是谁挑起了这场风波?证据确凿还是没事找事?记者经多方采访后发现,围绕整个事件,炒作痕迹多多、疑点重重……

  ■抄肯定是抄了

  ——文艺学理论家语

  ■抄的级别翻两倍也构不成剽窃罪

  ——律师语

  李宇春“抄袭门”:

  裹着炒作外衣的娱乐事件?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徐帆

  插图/star

  “案情”始末:

  是谁把李宇春拖下了水

  最早爆料帖

  为何“神秘”失踪?

   李宇春在短短几天内身陷“抄袭门”丑闻,最早要溯源到6月12日,当日李宇春的世界杯专栏《小贝眼神难掩忧郁坚持梦想必有收获》在报纸上刊发,随后被人发现与前一天《新民晚报》记者晏秋秋所发表的《贝弧线从天而降万人迷魅力四射》一文有多处相似。

   到了6月12日17:24,全国人气超旺的天涯“八卦江湖”论坛上已有名为《李宇春的球评涉嫌抄袭?》的帖子,但该帖子在标题后注明“转载”,很快就引发无数李宇春粉丝和网友在下面跟帖热烈争论。

   但奇怪的是,记者在网上始终没有找到发现这一惊人猛料的原帖。最早刊发此消息之一的《东方早报》记者李云灵告诉记者,她是在网上发现该事件,只是她看到的帖子里已经有晏秋秋本人的回应内容。

   而晏秋秋所在的《新民晚报》是在6月14日将该事件作为社会新闻刊发,报道此事的记者吕剑波告诉记者,他最初是在新民晚报自己的网站论坛上看到“报料帖”,而后他也竭尽所能试图寻找到原帖,但始终没有找到。“其实,我和《东方早报》应该是同时发现的,只不过我们是晚报,当天中午截稿来不及了。”

  究竟是谁,

  逼“被抄记者”表态?

   引发吕剑波报道此事的则是一个ID为“faye”的网友在《新民晚报》的网站论坛发的帖子。6月12日晚20:51和20:52,这个“faye”在新民网海上论坛“德国风云”和“新民晚报报料区”两处发了同一份帖子:《李宇春抄袭新民晚报的球评》,其内容中没有任何评论性语言,仅罗列出李宇春球评与晏秋秋评论中的5处相似的句子。

   大约10分钟以后,这个名为“faye”的网友又在晏秋秋的博客上留言:“李宇春抄袭您的球评”,下面则是原样拷贝新民网论坛上帖子的内容。而正是这个留言让晏秋秋有所回应,并因此引发玉米和非玉米们更高昂的热情。

   吕剑波回忆起当日的情形,一边在电话那头详细告诉记者,一边还打开电脑寻找他当时搜索过的原帖:“faye是在晏秋秋的一篇博客文《小小罗式的悲哀》中留言的。”

   吕剑波还细心地指点记者翻到该博客文留言第5页,“从这里开始,然后晏秋秋就很简短地回了他的话。他说:‘超女比赛,李宇春唱了别人的歌,但她唱出了自己的味道’,就因为这句话惹出了麻烦,两派网友都跑到他的博客上。可能晏秋秋的这段回答比较模棱两可,隐隐让人感觉到里面有些话没讲出来。而那些网友,觉得你一个当事人,说的话这么模棱两可,就都不满意。两派人就在他的博客上吵,有人就说:你站出来,说一句准话。应该就是那天晚上,晏秋秋又写了一篇博客《感受玉米的热情》,这之后网友的混战才稍微停下来些。”

  《感受玉米们的热情》一文发表于2006年6月13日15:27,也就是在这篇“有个准话”的博客文中,晏秋秋明确表示:“李宇春不是抄袭”,而是“借鉴”。随后这篇博客文中的文字被全国各大媒体广泛引用,作为被“抄袭”的当事人的“官方”回应。

  挑事关键人:

  “faye”是谁?想干啥?

   如果没有网友“faye”,也许就没有晏秋秋的回应,也没有此后玉米和非玉米们穷追不舍的留言、发帖、转帖等网络高潮。

   这个最早将娄子捅到当事人一方那里的“faye”究竟是何方神圣,出于何种目的?

   记者查询新民网论坛上该网友的个人资料,发现此人注册时间就是发帖当日6月12日,而在这个论坛上总共待了半小时,所发的唯一两篇帖子就是分别贴在“德国风云”和“新民晚报报料区”的《李宇春抄袭新民晚报的球评》。

   想寻找“faye”的并不仅仅是记者,吕剑波告诉记者,他当日也试图通过本报网站找到“faye”,但此人并非实名注册,他的同事也没法帮他查到此人真实身份。

   而此前记者拨打“新民晚报报料区”所留有的新闻热线,在留言后有一位姓邵的工作人员主动给记者打回电话,告诉记者尽管原则上他们不能透露“报料”网友的资料,但他还是把“faye”注册用的信箱告诉了记者。

   截至发稿前,记者给“faye”发送的mail没有得到回复。

   与此同时,在新民网首页的“报料奖金发放名单”中,6月13日前“报料”的获奖者名单和奖金数额已经登出,报料见报稿件中没有和李宇春“抄袭”相关的新闻。

  “黑”李宇春的

  究竟是谁?

   围绕李宇春涉嫌“抄袭”事件的种种风波起源于网络,对此事从头至尾都热切关注的也正是活跃在网上的各路各派网友们。

   记者分别在百度贴吧的支持李宇春和反对李宇春的贴吧中发了帖子,征询了解全部情况的合适采访对象。在记者的帖子发出去短短一小时内,就有十多个应征者主动与记者联系。最后记者选择了一位愿意告知真实身份、自认为表达客观的男性“资深玉米”进行采访,有趣的是,这位曾在人民网担任过编辑工作的吴先生网上昵称也恰好叫“资深玉米”。

   他自称从去年7月底开始喜欢李宇春,由于他把以“李宇春”为关键词的baidu、google新闻搜索链接放入自己的收藏夹,所以他能很及时地看到所有与李宇春有关的消息。

   “我知道这事,我还上了那个记者的博客,也看了他对所谓‘抄袭’的回应。”

   他认为,这两篇稿子“有相似之处,但说‘抄袭’,未免牵强,都是一些很普通的话,没有什么过多的修辞。此事本身意义不大,但有成见左右,就不一样了。”

   当记者追问“成见”是指谁而言时,吴先生表示:“就严肃意义上说,这个事远谈不上抄袭,但被一些早就对李宇春、对她写世界杯有看法的人抓住,无限上纲,本来很小的一件事,被人为炒大了。”

   吴先生说:“现在‘黑’已经成为一种网络现象了,只要你是知名人士,少有能躲过这一劫的。本来不是什么大事,但一旦发到网上,又是关于李宇春的,那么就算芝麻大的事情也能被一些人打造成炮弹。”

   他认为:“faye”是谁并不重要,实际上在超女系贴吧混久了,就知道任何小事都会变成大事了。

   吴先生认为,“faye”有可能是“宇黑”,当记者询问何为“宇黑”时,他解释说,就是说李宇春坏话的人。“宇黑其实很简单,就两种情况:1.直接说李宇春的坏话,尽管多是子虚乌有,或向壁虚构;2.阴阳怪气,使用一些较夸张的说法,表面上像是捧李宇春或玉米,但让人读了反倒对宇春和玉米产生反感。简而言之,就是读完后,让你产生对李宇春和玉米的厌恶感。”

   当记者质疑“faye”的情况似乎哪种都不像时,吴先生说:“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隐性的夸大事实,表面上什么都没说,实际上他要说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大家都很清楚。”

  而这种手段,他明确地说:“这是‘黑’们常干的,天涯‘娱乐八卦’中,这种手法并不罕见,尽管所针对的人各有不同。这种事情的严重程度往往与事情本身的关系反而相对不大,而更多的决定于当事人的人气。”他最后说,这种被“黑”的例子很多,“比如以前宇春在出席一个颁奖礼时被爆耍大牌,但实际上根本没有的事,好在当时有现场录像,所以得到及时澄清。”

   而当记者在反对李宇春的贴吧中寻找“宇黑”时,至截稿前仅有一位“宇黑”联系记者。这位讨厌李宇春的网友目前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攻读经济专业的本科徐姓男生,他表示自己作为“宇黑”所使用的手段主要是在网上发布攻击李宇春的言论,但至于揭发李宇春“抄袭”事件,他觉得凭自己混迹“宇黑”阵营的经验,这事未必是“宇黑”干的,更有可能是球迷写的。至于李宇春的“嫌疑”球评,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抄袭了,李宇春根本没能力写。”

作者:    来源: 搜狐网     编辑: 岳翠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