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旅美作家对话文化人物 80年代是否浪漫化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6-05-16 10:24:44
        近日,由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的人文访谈录《八十年代》静静上市,该书作者是在上世纪80年代引领留学生文学风潮的旅美作家查建英,书中收录了近一年来她与阿城、陈丹青等人关于80年代的对话。

  2005年11月,《万象》杂志曾经以37页的篇幅刊登了该书中一篇名为《八十年代的记忆版图》的访谈,这篇查建英与画家陈丹青的对话引起了热切关注,被大量转载和评论,《八十年代》也因此成为众多读者所期待的一本图书。

  据查建英介绍,《八十年代》是一本围绕“八十年代”情境及问题意识的对话录,她选取的谈话对象是80年代引领潮流的11位风云人物,包括阿城、崔健、陈丹青、刘索拉、李陀、栗宪庭、田壮壮、陈平原、林旭东等人,他们分别属于诗歌、小说、音乐、美术、电影、哲学以及文学研究等领域。谈话内容则抽取了相关领域里在今天仍然有讨论价值的当时的热点内容作为话题,试图重现“八十年代”这个在中国20世纪历史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代的场景和氛围。

  查建英说,让她高兴的是尽管这本书中的谈话者在80年代都是出道即成名,但他们基本上都没有简单地将80年代浪漫化,相反是对于80年代抱着客观甚至苛刻的审视态度。对于自我和时代的局限以及当时轰动一时的现象、事件与人物乃至背后的历史、文化动因作了很多深入的剖析、批评和反省。同样地,对于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化现实,他们也几乎全都是批评者和建设者,拥有各自的立足点和准则。

作者:    来源: 国际在线     编辑: 岳翠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