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艺术人生 正文
魏立刚与“魏氏魔块”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6-05-16 10:02:33
     四十多岁的魏立刚,与许多漂泊在北京、不为人知的艺术家相比,对自己能在中国画坛立稳脚跟感到很开心。魏立刚不久前在北京买下了两套房,一处作居室,一处作画室。他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穷画家了。魏立刚1964年生于山西省大同市,1988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系。在大学期间,魏立刚就特别喜欢中国传统书法和篆刻,他把大量的课余时间用在临摹中国古代的书帖上,积累了比较深厚的功底。上世纪80年代中期,魏立刚转向现代书法创作与研究,并把中国传统书法与绘画联系起来。从一名数学系的毕业生到书法、篆刻及绘画,魏立刚说有来自家庭的影响。他说:“我父亲手很巧,修表、魔术这些,他感染我。他是一个手工艺人,这点跟我很像,所以我手上功夫很厉害。数学使我筛选能力很强,对历史资料的引用,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很清楚。”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魏立刚不满足于当一名职业学校的书法教师,只身到北京寻求机会。从此,他作为中国传统书法规则的叛逆者,和一批年轻的书法家开始了从书法内部展开的革命。在魏立刚的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他对汉字的迷恋。魏立刚认识到了汉字作为视觉符号的价值,他采取了“解构主义”的方式,把汉字作为绘画的元素,由此产生出属于他自己的“魏氏魔块”。魏立刚解释说:“魏氏魔块呢,魏是我,块是方块字,块状结构,魔就是这个块里面它不是哪个朝代具体的文字,它是说在创作的一瞬间调动你所有的储备和灵感,集成这么一个块儿,魔幻的这种东西,从构图和品相上都是空前的。”

        魏立刚说,在传统的书法中,文字是现成的堆积,而在他的作品中,文字内容是个性化的生命碎片,汉字不再是表情达意的实用工具,而仅仅是单个的视觉元素,是足以引起观赏者联想的符号。从而极大地开拓出书法和汉字关系的艺术潜能。魏立刚的探索性工作得到艺术界的赞赏,他的介于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间的现代书法艺术被认为是营建“中国本色抽象”的一条重要通道。评论界认为,他的作品是字的布阵,是线的感性复合。他的作品当中闪现着东方神秘艺术和中国宣纸、笔墨特有的性情,在中国艺术界独树一帜。正因为这样,他的作品被包括中国美术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在内的多家收藏机构收藏。

        他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艺术讲师,后来又到香港、深圳、成都等地办个展。他的画也卖得非常好,这让他觉得自己的前途很光明。魏立刚说:“我研究书法很多年,这是一般画家没有的背景。我的愿望是打造中国自己的抽象艺术,这个课题很宏大,很刺激人。” 魏立刚说,他的艺术追求已引起国际艺术界的关注。他认为,自己在艺术上所做的追求, 不是风格的确立,而是对书法观念的崭新阐释,特别是建立了书法与自我、书法 与视觉文化间新的关系,而这些都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东西。

                                                                                 西蜀

作者:    来源: 国际在线     编辑: 岳翠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