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里正犯嘀咕,大约七点一刻过后,我发现一个手提黑色挎包,身穿牛仔裤和休闲夹克的男子在二楼楼梯口寻找张望着什么。尽管我只在网上看到过他的照片,但我一眼便认出了他,此人就是活跃在网络上的大名人——张子丰。
初识张子丰,是在这样一个平常的周末里。他的出现,让我在惊讶之余,觉得满大街随便都可以拽出这么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寻常之人,他是让我久仰大名和多才多艺的张子丰吗?一个中等身材,其貌不扬,谈不上笔直口阔和浓眉大眼,也谈不上西装革履和气度不凡,更谈不上关中大汉在我心中的形象;眼前这位男子的外表,我是如何与印象中的那些长头发和落腮胡子的艺术家们的感觉是无法搭边的。如果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话,张子丰倒象是一位工程师,象个某某科的科长了。
尽管我和张子丰未曾谋面,首次相约,只是经常光顾他的博客和关注他的作品,也许心有灵犀,志趣相投,或是仰慕,但双方无须过多揣摩,他便即刻认出了我。他微笑着,朝我疾步走过来,边握手边解释说:兄弟,不好意思啊,久等久等了,手头上突然有些临时的急事!初次见面就没有守时,今个喝茶罚我买单!说着,他毫无生疏地拍拍我的肩膀,象似久别重逢的朋友,但那说话的语气,似乎自己犯了很大的错误和歉疚一样。他的脸色泛有红晕,额头上冒着细密的汗珠,他朝巴台方向挥了挥“上帝”之手,高声喊道:哎,服务员,过来一下!那声音大而洪亮,还将我小吓一跳,那种直率和热情的样子,活脱脱一个典型而豪迈的北方汉子。
由于周末人多,正值茶楼经营的高峰时期,蓝宝,已是音乐流淌,高朋满座。服务员迈着轻快的步子帮我们找到一个比较僻静的茶座。我们落座后,年轻漂亮的女服务员躬身细语地问道:两位先生,要喝什么茶?我还没有赶上回答,他忙插嘴道:兄弟,你要喝什么茶,说,今天老哥请你!不客气不客气,今天是我邀你,当然我来买单!我说。这个你不用管了,你只管吃喝,后事由我处理!他幽默地边说边笑,但样子很是认真。他的客气和气势,让我这个坐东的倒是有点拘谨起来。
不大工夫,服务员为我们上好茶水,我和张子丰的聊天及访谈才算正式开始——
厚重秦地 绘画少年
张子丰,秦人,知名画家,业余作家。高级平面设计师;中国化工网、全球化工网首席设计师。擅长国画、摄影、动画原画、商业插画、连环画和漫画等;西部文化网、古城热线征文一等奖获得者;国际在线、网易“过年回家”征文一等奖获得者;国际在线曾对他进行过独家专访,称其为设计与绘画一起翱翔,艺术多面手的成功案例。张子丰个人兴趣爱好广泛,职业水平触类旁通、技艺高超,专业方面博学多才,素养全面;浙江地区最有影响和发行量最大的钱江晚报称其为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张子丰自幼即习绘画,年少时就显露出超人的绘画天赋,并在父母兄长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学生时常有绘画作品发表于杂志或报端,在当地已颇有名气。他的小学美术老师对他的父母这样说道:你儿子绘画天赋很好,好好培养,将来在这方面必成大器。说到少时那段经历时,张子丰告诉我,尽管那时学习绘画条件有限,但当时自己对绘画的投入和热爱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他的兄长为此提供极大的帮助,笔墨纸砚从千里之外给自己邮寄或亲自利用探家背扛回来。如果没有兄长那个阶段的无私支持就没有他以后的艺术成长。张子丰动情的继续说道:那时的学生,家庭作业比较少,就将玩耍的时间利用起来,除了帮助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活以外就是学习绘画,见什么画什么,家里的所有物件都是他描绘的题材,也包括田间地头的野草和路边的野花以及村口那棵古老的皂角树等。特别是周末晚上,不用担心明天早起上学,在蜡烛或煤油灯下临摹“三国演义”、“西厢记”等连环画。画到专注时,常耗光整瓶煤油,突然听到窗外公鸡打鸣,方才撤笔收场,为此也挨了母亲许多善意的责备。
自从17岁走出家门,去省城西安赶考。由于平时刻苦习画,努力学习,结果百中挑一,张子丰如愿考上了西安美术院校,完成了自己当时的奋斗目标和理想。后来,通过几年正统严格的专业训练,绘画水平和理论知识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曾以优异的成绩和绘画技艺荣获学校举行的绘画大赛第一名,也为以后更高的艺术追求打下坚实的基础。后来,他创作了一系列反映时代心声和讴歌祖国山川秀美的国画和油画作品参加美术展览并获奖。有关这一阶段学习状态,张子丰在国际在线的访谈中描述过这样的场景:那时的冬天,素描教室里没有暖气,只生一个架碳火的炉子,不但可以取暖,还可以烤烤红薯什么的;吃罢晚饭,几个要好的同学在教室里轮换当模特,画素描或速写,若是周末就画到凌晨两、三点钟;有时,画的非常专注,未感到教室越来越冷,突然有人猛打喷嚏,原来忘记给炉子夹碳,炉子已经灭火了,但大家画劲正足,谁也不愿意散摊,脚冻得直踢地板,一件军大衣几个人换着穿。张子丰从八九岁学画开始,一直保持着画速写的习惯,上学时,是他画速写的一个高潮阶段,也是班级画速写最多的人。
张子丰国画作品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