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艺术人生 正文
王蒙:谈周啸天的传统体诗词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6-05-15 16:54:03
        读来甚觉畅快


  许多年前,我读到四川大学周啸天教授的旧诗《洗脚歌》与《人妖》,大为雀跃。
  
  第一他写得古色古香,幽凝典雅,第二他写得新奇时尚,与时俱进;第三他写得活泼生动,快乐阳光;第四他写得与众不同,自立门户;第五他写得衔接传统,天衣无缝。
  
  请看他写《洗脚歌》:
  
  昔时高祖在高阳,
  
  乱骂竖儒倨胡床;
  
  ……
  
  银盆滑如涧底石,
  
  兰汤浑似沧浪水。
  
  ……
  
  别有蜀清驻玉趾,
  
  转教少年为趋侍;
  
  游刃削足技艺高,
  
  捏拿恭谨如孝子。
  
  ……
  
  沧桑更换若走马,
  
  三十河西复河东。
  
  尔今俯首休气馁,
  
  侬今跷脚聊臭美;
  
  来生万一作河东,
  
  安知我不为卿洗?
  
  能以时下足浴——脚按摩为题材入诗,已属绝伦。此亦大俗若雅,大雅若俗,腐朽神奇,全在一心之证。
  
  高祖高阳(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蜀清玉趾(秦时富婆,见《史记·货殖列传》),沧浪之水(见楚辞《渔父》),更换走马(见李贺诗),皆有典有据有味。周诗不是伪古体代古体,是地道的真古体。盖我尝言,中国传统诗词是一株中华文化巨树,如无此修养熏染,如连《唐诗三百首》都未认真读过背诵过,如果既不通平仄又不懂对仗,写出来必然不伦不类,非驴非马,无法与大树匹配,怎么弄也不入流,实不如写快板写顺口溜、对口词、三句半。
  
  但我也不甚喜欢那种作腐儒状的戴方巾、迈八字步的仿古诗,那样的诗虽然与巨树型号一致,却只是陈陈相因,克隆拷贝,空心糠萝卜:有其诗不多,无其诗不少。那真是旧诗、死诗、呆诗,无生趣无新意无生命之仿作伪诗。
  
  到了2005年,周著《欣托居歌诗》出版,拜读之后更觉琳琅满目,活泼,生机,古雅,趣味,耳目一新,叹赞有加,喜传统体例诗词有了新的突破矣。
  
  相对市俗化的生活能不能入诗,这里当有争议,因为有一种思潮视市俗为寇雠。周教授的写法为一种角度,是乐观其成的阳光态度,如果有人以批判的眼光写之,如写得好,亦应为佳作。
  
  俗而极之雅之,反而更加骇世嫉俗了。如下面一首《葡京赌城》:
  
  人生何处无博弈,
  
  胜败由来事不期。
  
  ……
  
  邓公一言九鼎重,
  
  五十年间马照跑。
  
  ……
  
  年输巨亿作国帑,
  
  赌王乃能均贫富。
  
  殿堂中西聚文物,
  
  件件美奂连城璧。
  
  七尺珊瑚只自惭,
  
  石崇休夸富敌国。
  
  门前居民迹如扫,
  
  挥金十九大陆客。
  
  海角归来说双规,
  
  使我达官失颜色。
  
  难得的是此诗既以豁达的心态肯定了一国两制条件下澳门的博彩业的正面意义,又严厉讽刺了大陆客到澳门参赌的不良现象,最后两句调侃中锋芒毕见。
  
  作者还写“超女”,写春节晚会的“千手观音”。诗曰:
  
  天人千手妙回春,
  
  族类同痴泪不禁。
  
  失语时分存至辩,
  
  无声国度走雷音。
  
  花光的历飘香久,
  
  法相庄严蕴意深。
  
  引领慈航成普渡,
  
  神州除夕降甘霖!
  
  颈联二句,失语至辩,无声雷音,意韵悠长,感人至深,更有佛家妙谛。没有相当的中华文化素养是写不出来的。而“失语”云云,又是现代西词中译,为时髦词,这类不拘一格首次用于传统诗词中的词语还多有,如“臭美”、“大款”、“签单”、“双规”……确实是融古今于一炉。
  
  周先生的《将进茶》亦属绝唱:
  
  ……
  
  紫砂壶内天地宽,
  
  绿玉斗非君家有。(绿玉斗典出自《红楼梦》,为妙玉给宝玉用的茶具)
  
  佳境恰如初吻余,
  
  清香定在二开后。
  
  遥想坡仙漫思茶,
  
  渴来得句趣味佳。
  
  我生自是草木人,
  
  古称开门七件事。
  
  诸公休恃无尽藏,
  
  珍重青山共绿水。
  
  复曰:世事总无常,吾人须识趣。空持烦与恼,不如吃茶去。
  
  这里有一种平常心,写平常事,而平常人平常诗中出现了趣味,出现了善良,出现了生机,出现了至乐至工至和,在充满戾气的现代世界上,这实在是难得的和谐之音。
  
  作者写邓小平的竹枝词,也非常平常平和平实:
  
  “西去剑门欲雨时,路逢野老意依依”,说的是邓小平一九五八年视察剑阁时与老农路遇谈话。“会抓老鼠即为高,不管白猫与黑猫。思到骊黄牝牡外,古来唯有九方皋。”这里作者别具匠心地以白猫黑猫论与伯乐荐九方皋相马的故事相比,九方皋只注重是不是千里马,而不注意马的毛色与性别,代表的是一种战略眼光,宽容眼光,是一种大气。“半边容我与君走,尚与路人留半边……”这两句说的是小平不赞成为了安全原因而封山。“休将庄稼种上天,退耕还草与青山……”则是讲他的提倡绿化与注意环境。这些都极上口、民间,符合竹枝词的特色。
  
  呜呼,何今日喜写传统诗词之人多也?固是生活安定,寿命延长,中华文化弘扬高唱之佳兆也。其中不乏佳篇,也时见陈词滥调、画虎成犬、无病呻吟、装腔作势之作多多。如今有此欣托居之歌诗,读之颇觉畅快。
  
  周先生对自己的旧诗是认真的,也是自有见解的。他说:
  
  ……某也惭太白之豪情,愧少陵之物与,偷香山之格律,接眉山之兴会。(自视颇高,王注,下同)拈管城之旧锥,作浮世之新绘。(好一个浮世新绘!)拓宽题材,趋生命意。(这是中华传统诗词能否再存活下去的关键)……酌用兴比,略关美刺。(诗道诗教,源远流长)……近体谨严,贵乎畅达;歌行恣肆,忌在滑易。(个别篇确有伤滑易者)诙谐之极,或出庄严之态;阳刚为本,映带妩媚之姿。(故曰通人也,解人也,明白人也)诗有赠答,不为应景;(孰能免俗?至人诗人则俗犹不俗)餐到韭蓱,敢堕恶趣!(知白守黑,知直守曲,歇斯底里地痛骂俗人易,以大光明菩萨心肠帮助推动俗人高尚化文明化雅驯化难,化雅为俗或为罪过,化俗为雅,实乃功德)平仄稍严,欲存唱叹之音;韵对从宽,不失萧闲之致。(希望韵脚上再讲究一点)
  
  难得有这样一部奇书,值得一读一吟一粲。读周啸天之诗词,人生快事也。能不能再往深邃里走,此乃后话。书名:《欣托居歌诗》。出版:四川出版集团,

作者:    来源: 东方网     编辑: 岳翠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