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5月12日电(记者王鹏 见习记者 林玲)在建市50周年来临之即,双鸭山市公路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向全市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为全市招商引资、富民强市当好先行,同时也为全市市民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交通氛围。
双鸭山市公路管理站是省交通系统文明单位标兵、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和省交通系统文明示范窗口单位,养护总里程125.927公里,其中省到56.68公里,按省养11.45公里,按县养45.228公里,县级路三条69.247公里,下设10个养护道班,共有职工87人。近几年来,在市交通局、市公路处的正确领导下,全体职工务实奉献、埋头苦干,按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几年来的养护生产任务,抢时间、克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工程建设项目,站段面貌不断改善,为公路事业的振兴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路管理站根据所辖路段的具体情况,主要抓保洁、桥涵养护、边沟、边坡的整修和管护、路肩的整修、垃圾的清运、打路间草等工作,在全面养护的工作方法上逐年改进,对双福路北侧和过境的河西段的保洁工作,进行强化管理,真正将重点工作落实到位,重点路包段到人,对重要道口派专人看守,将雨后带泥的道口拉石毛子铺垫、进行了特殊的处理,对双福路北侧的白色垃圾及废弃的衣物等进行了彻底清理,确保了公路路面及路肩的清洁,公路养护质量逐年变化,一年一个新的起色。
公路管理站对科学养护更为重视,不断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技术,试用过坑槽的冷补、热补等方法,从中总结经验,选择最佳温度进行病虫害处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养护工作以从修补油路和砼路面坑槽发展到修整块砼板、更换伸缩缝、修桥面、支沉陷板等等,为此公路站也多次派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学习,组织全体职工进行系统的学习,为赶超新形势,抓好新项目奠定基础。
公路管理站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重点,站里每年为员工发放两次标志服,并要求穿新的,这不仅员工的标志更为明显,还树立了养路工朴实的形象。同时经常对员工们进行安全教育,要求上路作业不少于两人,并互相照应。机务人员经常检修和保养设备,杜绝不安全隐患,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几年来,由于路面等级不断提高,养护质量要求随之攀升,养护资金就越来越紧,光靠省按养护里程拨款已满足不了全站的生产所需,职工工资也面临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公路站向市交通局、市公路处提出承揽工程项目,来弥补资金短缺的请求,市交通局和市处的领导对公路站的请求给予了大力的支持。3年来曾先后接到双胜公路6.5公里便道工程;通村路28.75公里建设工程;岭东至寒葱沟煤井公路6.7公里;双七路K15+300处小桥维修工程;双福路维修等工程任务。在施工期间,广大干部、职工起早贪黑,住在单位,吃在施工现场。晴天烈日晒,风天满身灰,雨天一身泥,大家兢兢业业地为一个共同目标,保质保量完成工程任务。
特别让人难忘的是第一项工程任务,为唐山建龙集团在我市安家落户而修建的双胜便道工程,对于一个从未干过工程的单位来说,仅一个月的工期要完成6.5公里的三级砂石公路新建任务,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加之当时设备短缺、取料困难、路线要穿越农田和山丘等,面对种种困难,在站长李效瑜的带领下,全体职工早晨1、2点钟起床,晚上9、10点钟收工,大家顶风冒雨、克服了睡眠不足,身体极度疲劳,蚊虫叮咬等困难,边干边摸索经验,最终提前完成了工程任务,而且保证了工程质量。
近几年来,公路站先后购置了平地机1台、挖掘机1台、压路机2台、搅拌机1台、鼓风机2台、风镐1台、装载机1台、双排座2台、小型手扶除雪机2台、推雪铲1台,这些设备的购进,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设备力量,为对外创收打下良好的物资基础,同时也增强了公路站的经济实力,达到了机械化施工的目的。
公路管理站先后荣获各种荣誉25次,个人荣誉达75人次。长安道班班长王荣在市妇联开展的“三八”红旗手活动中,荣获市级“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她所副食的长安道班也连续三年被市妇联评为先进集体;三道坝道班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小家,并被省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道班长樊德宝也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和全国百名优秀养路员工光荣称号;站长李效瑜2002年荣获双鸭山市十大杰出创业明星、2005年被国家交通部授予全国交通系统劳动模范;一面面锦旗,一块块奖状,一本本证书,记录着历史,代表着荣誉,融铸着公路管理站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