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5月11日电 一路走来,一路弹拨,一路欢歌。“对牛弹琴”,奏响了一首首养牛致富曲,让友谊农场许多群众圆了自己的富裕梦。
把肉牛养殖作为发展质量效益型畜牧业的出发点,让千家万户养牛奔小康。省内最大的肉牛屠宰厂建在友谊县境内后,抓住时机的友谊农场,去年投资近2000万元,先后建成59个畜禽规模养殖小区和一批规模化肉牛养殖基地。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鼓励、引导和调动下,看准了肉牛养殖“钱途无量”的农场群众们,迫不及待地和“肉牛”打上了交道。
农场第四管理区第一作业站农户秦小明,头脑灵活,视野开阔。当了解到发展育肥牛养殖周期短、效益好后,他把财力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养殖肉牛这一行上来。去年8个月他先后出栏育肥牛80头,获纯效益3万多元。
安成,从农场第三建筑工程公司下岗后,把再就业的目光投到红红火火的畜牧养殖事业上。去年元旦,他在第一管理区第二作业站花20余万元盖起了800平方米的高标准育肥牛舍以及3个青贮窑,又投入30万元购进架子牛进行育肥。养牛一年赚回的10来万元,等于他上10年班的工资。
“到肉牛屠宰场来卖牛,省心省力,按一头牛1000元计算,总共纯收入2万来块钱。有了肉牛场,我们养殖户养牛的信心足、决心大,今年我家预计可出栏肉牛30—40头。”将21头肉牛交售给北大荒牛业有限公司的徐景利夫妇,那心情别提多高兴了。去年至今,友谊农场新建牛舍近2万平方米,肉牛存栏近万头,基础母牛5000多头,累计出栏肉牛6500头。“对牛弹琴”,肉牛养殖户们一年“弹进”兜里650万纯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