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名人趣事 正文
糖塑传人杨志谱:糖塑手艺面临失传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6-04-27 11:36:46

13日,深冬里一个晴朗的日子。著名糖塑艺人、全国通用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材中的人物、天门市小板村72岁的村民杨志谱老人,像往常一样,挑着从爷爷手里继承过来的担子,来到离家仅几公里的庆云小学门前。

当他把担子放下,把剪刀、四色颜料盒和一件件糖塑作品摆放好时,放学铃声正好响起。一群孩子嬉闹着冲出校园,立刻将杨老的摊子围了个水泄不通。

透过孩子们一个个小脑袋,只见杨老挑起一团麦芽糖,在粗糙的大手里搓捏拉扯几下,那糖团立刻变戏法般成为一头牛的形状。杨老又拿出一块糖团,涂上颜料,用剪刀一剪,就成了四瓣的牛蹄子。只一小会功夫,牛角、牛耳、牛鼻子、牛尾巴全有了。一头眼圆睁、嘴微张、角横挑、肚浑圆的大牯牛托在杨老手中。“我要!”“我要!”大牯牛很快便被孩子们“抢”走了。

杨老又应要求开始做一个手拿钉耙的猪八戒。

杨老今天干得格外高兴,他刚刚接到天门市文化馆馆长朱国宏的通知,被邀请春节期间到北京地坛,作为我省唯一被邀请的民间艺人,参加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演。到时中央电视台还将现场直播哩!

喘了口气,杨老与记者聊起来。“我这手艺是祖传的,已有三代了。从16岁开始,我就开始学。”

据杨老介绍,他可以用糖“吹”出100多种作品,最拿手的是有中国传统和有湖北特色的人物与故事,如《三国演义》中的黄鹤楼饮宴、三英战吕布,《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和三打白骨精,《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楚国的养由基百步穿杨等。

曾有人向杨老请教过做糖塑的诀窍,杨老说,这东西要做得“劲拽”。“劲拽”是天门方言,意思是刚劲有力,活灵活现。狮子的威武,老虎的勇猛,诸葛亮的精明,猪八戒的懒惰,在杨老的手下展示得正是那股“劲拽”的味儿。他做的一组3件作品《公鸡斗蛐蛐》,公鸡初见蛐蛐时的骄横与斗败时的沮丧,小蛐蛐的机智勇敢都表现得栩栩如生。

令杨老和朱国宏十分担心的是,最近几年,糖塑艺术渐渐式微。目前天门市会糖塑的人不足10个,水平高的仅一两人而已。这些人中,最年轻的也有57岁了。“糖塑手艺正面临挑战,我们十分有必要采取措施,继承和发扬这种几近失传的民间工艺。”朱国宏说。

作者:    来源: 荆楚网     编辑: 岳翠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