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业余作家作品为何“火”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6-04-26 10:54:26
     在传统的写作观念中,文学写作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个“专门化”的职业,专业作家之外的一切文学创作,几乎都被称为“业余”。但近年来,海岩、阿来等非专业出身的“写作者”加入了文学创作的阵营,他们的作品频频冲上文学类畅销书榜单,并大量地被改编成影视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有人说,专业作家是在写作中生活,非专业作家是在生活中写作。
  
  在对作家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在这些出版社推出的最新小说中,非专业创作已占了半壁江山。日前,上海文艺出版社以业余作家沈飞龙新作《金钱如水》出版为由,专门在崇明中国作家村召开“活跃业余创作”的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指出,非专业化写作已在文坛呈异军突起之势。
  

职业经历成为作品沃土
  

        从第一部小说《便衣警察》开始,到《玉观音》、再到《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海岩的作品,写一部火一部。他正在成为内地畅销小说的第一人。人们从这位一直处于业余写作状态的作者身上回过神来,发现他是一个地道的商人。“我是业余作家,没有比我更业余的了。”海岩的话不假,因为他从事过的工作都与写作无关。他曾做过公安干部,干过刑事警察、治安警察、劳改警察,特殊的经历是他小说赖以成长的“沃土”。
  
  无独有偶,现在很多著名的专业作家,都是从非职业写作起步的。当年,莫言写出《透明的红萝卜》时正在部队,铁凝刚刚成名时也是不折不扣的业余作家。作家阿来,1994年底完成首部长篇《尘埃落定》,直到1998年才得以出版。其因此而成为茅盾文学奖最年轻的得主。他拒绝当职业作家,而是应聘到成都《科幻世界》杂志社任编辑。
  
  同样的,一部名为《血色浪漫》的长篇小说,在没有做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已加印了几次。随着同名电视剧在全国各地的播出,小说《血色浪漫》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这部长篇的作者都梁也是非专业作家。
 

写作对象内容熟稔于心
  

        著名评论家吴泰昌说,在生活中写作的非专业作家往往对写作对象和内容熟稔于心。这种来自生活现实的“实践小说”,与专业作家“深入”生活甚至“蹲点”采访写出来的“体验小说”、“调查小说”,在描绘生活世象的广度及揭示现实本质的深度上,存在着根本的不同。
  
  吴泰昌说,非专业作家们在本行业中沉浮,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切肤感受,写本行业的人物,就好像笔走龙蛇,游刃有余。在涉及相关专业知识方面,他们一般也能深入浅出,使笔下的人物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自如进出,显得活灵活现。这一点是一些科班出身的专业作家所无法企及的。
  
  对此,上海的批评家王纪人有着绝妙的论述,业余作家是在生活中写作,专业作家是在写作中生活。

作者:    来源: 东方网     编辑: 岳翠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