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本是川剧的绝活。但现在看,演员们运用起“变脸”来反而不如一些官员和公益权力部门得心应手。不信,你看门外大街两旁的绿化、城市的入口、城市广场,一年或几年之内可能变幻出两三个花样来;不信,你听某些官员的讲话,昨天还在嚷嚷着打造国际大都市,今天已经在建设和谐城市、和谐农村了。
第一套“变脸”花招,主要表现在城市外观、功能的随意变动,表现在随主要领导的好恶而变动,表现在主观的随心所欲。很有些令人难以适从,又很烧人民币。这种“变脸”浪费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市民对政府的信任。
第二套“变脸”花招,比第一套高明,上头风吹草动,下面雷厉风行。这些紧跟上边疾进的人物,实在是现时官场的“精英”,他们的绝招就是“以变应变”。昨天上面说要抓GDP,好,立即上报20%以上的增长;今天上面提惠及群众,好,马上让农民收入增长几百元。数字随时装在兜里,成绩永远挂在嘴上。当地的实际情况怎样?他们也许知道就是打死不理,他们或许根本不想知道。
哲学中讨论的变与不变,有相对的不变、绝对的变之说;现实中的变和不变,有保证人民利益不变、增益人民利益该变之理。国策的制定和修改中,对那些已有的、有益于人民的部分,永远不要变;对那些根据民意、客观规律和长远发展需要变化的部分,就是要果断地变。
建国几十年来,我们维护人民利益的初衷始终没变,但具体政策已经随着时代发展有了很多变化。那些善变的官员们,好好把握为人民服务这个不变的宗旨吧。研究一下哪里该变,哪里不该变,不要总玩“变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