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市五十周年系列报道(五)
东北网双鸭山3月10日电 1956年5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9次会议批准黑龙江人民委员会关于双鸭山矿区设为双鸭山的请示报告,双鸭山市正式成立。
作为一座因煤而兴、因煤而立的工业城市,双鸭山市在扶持地方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还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开发等措施,吸引国内外的大企业、大集团到双鸭山投资兴业,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并把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锁定在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和战略投资伙伴上;把“工业立市”的重点放在了壮大煤电基地,引进和实施煤、电产业项目上;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把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点放在立区、立县、立市的大的加工型财源项目上。建市50年来,特别是2003年以来,围绕煤炭资源开采和精深加工,双市采取“各级领导、专题小组、重点企业、各界群众”并进,“网上招商、专题招商、委托招商、亲情招商、以商招商”并举等措施,加强招商引资工作。近两年来,双鸭山市新上了东荣一矿、鲁能煤电联营等一系列重大项目。香港远东集团公司、天津环渤海集团、山东鲁能集团等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也相继落户双鸭山。特别是2005年,全市投资千万元以上的新建和续建项目达到110项,总投资21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1项,当年完成投资32.2亿元,有50个项目竣工投产,有15个项目列入全省2005年200个重点推进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居全省第二位,项目数量居全省第三位。通过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双鸭山市有效破解了财源项目少、战略投资伙伴缺、企业招商主体作用差等制约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项目开发、招商引资拉动了我市经济的快速增长,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60亿元,增长13.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7.9亿元,同比增长23.2%。
正是凭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坚”的双鸭山精神,双鸭山人经过50年的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使这座边陲小城从沉睡走向了崛起,从荒凉走向了繁荣。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小康建设如火如荼,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科技教育加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60亿元,增长13.2%,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7.9亿元,同比增长23.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00美元左右,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3%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48元,比"九五"末增长61.6%,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30亿元,增长19.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5126元,增长15%。
历史性跨越:
数字双鸭山
双鸭山市地方工业开始于1947年,1956年建市时仅有8户小企业,年产值只有411万元。
1958年,是双鸭山地方工业大发展的第一阶段,共新建扩建50多个中小型厂矿企业,年总产值1072万元,是1956年地方工业总产值的2.6倍。
1972年是双鸭山地方工业大发展的第二阶段,地方工业企业总数达161个,工业总产值达3205万元。
1978年是双鸭山地方工业大发展的第三阶段,地方工业企业总数达195个,年工业总产值达9682万元,比1972年增长2倍。
1986年,全市地方工业企业已发展到232个,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5869万元。
“五五”时期,市地方工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73万元。
“六五”时期,市地方工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18万元,比五五时期增长了0.86倍。1985年市属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已达到11990万元,比1956年增长了111倍,比1978年增长1.7倍。
“九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4亿元。
“十五”时期,双鸭山市共争取政策性资金7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3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8亿元,是九五投资总量的2倍。十五时期,全市新上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253项,其中,投资在亿元以上的项目49项,不论是数量和规模均超过“九五”期间的3倍以上。到200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超亿元、利税超千万的企业已达到了13家,是“九五时期”的6倍。
活力双鸭山
2003年8月15日投资40亿元人民币的建龙钢铁工业园区开工建设;
2005年4月30日投资1、9亿元的规模全省第一的北大荒十万头肉牛屠宰加工 项目开工建设;
2005年3月末总投资42.7亿元的电厂三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56865万元;
2005年5月9日总投资18.2亿大唐热电工程举行开工仪式;
2005年5月20日总投资7.1亿元的的东荣一矿项目举行开工奠基仪式;
2005年5月,总投资170亿元的鲁能煤电大项目正式签约,前期准备工作开始;
这些全国知名的大集团落户双鸭山,是双鸭山市历史上的惊人之举。由于这些大集团、大企业的加盟、大项目的陆续上马,使双市迅速形成为全省经济规模区和产业优势区,最终形成主导区域经济的主导力量。这是双鸭山市五十年来最出彩的一笔。
2005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48.7亿元,增长39.6%,创历史最高纪录,是1978年的51倍;1978年到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1%;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00元,增长15.5%以上,尤其是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5.7%,比“九五”末增长近一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