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e网超市 > 今日龙江 正文
黑龙江省代表团接受中外媒体集体采访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6-03-07 15:01:56
        东北网双鸭山3月7日电 据东北网消息,6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在新大都饭店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继续审议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按照大会的安排,昨天的会议对中外记者开放,并在会议结束前30分钟,接受中外媒体的集体采访,代表们就有关我省的一些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会议由全国人大代表、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左己主持。

  香港《东方日报》记者向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钱运录提问说,您到黑龙江工作后有何感受和体会,对黑龙江发展态势如何看?

  钱运录说,黑龙江是个好地方,我对黑龙江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到这里工作后,感受最深的是这里有突出的优势,有丰富的资源,有良好的工作基础,有难得的历史机遇,广大干部群众有强烈的发展愿望和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聪明才智。他指出,黑龙江还有‘两大’,一个是对国家的贡献大,比如农业方面,仅去年黑龙江的粮食产量就达720亿斤,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给国家贡献商品粮420亿斤,居全国第一。还有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业等,对国家的贡献都是很大的。另一个就是发展潜力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潜力大;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潜力很大。当然,任何一个地方在工作中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总的来讲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我们的党和政府决不回避这些问题,正在采取强有力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黑龙江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平稳、良好,前景光明。

  香港无线电视台记者就去年松花江发生水体污染事件提问时,张左己回答说,松花江水体污染事件发生后,省委、省政府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把污染可能产生的损失和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别是在松花江流域的两大城市哈尔滨和佳木斯,采取了对沿江居民饮水取水口净化处理、建设第二水源地、启用备用水源、调集周边瓶装水等措施,保证沿江居民停水期间的饮用水安全。同时,根据中俄两国政府间的协定,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在抚远水道三公里处建了临时水坝,使松花江流入黑龙江的污染水不通过抚远水道进入乌苏里江,保证依靠乌苏里江取水的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居民饮水安全,把松花江水体污染可能对俄罗斯居民造成的危害降低到了最低程度。

  张左己说,在治理松花江水体污染过程中,我们和俄罗斯合作非常融洽、愉快,双方派出专家共同对松花江和黑龙江水体污染的状况进行监测,我们及时向俄方提供监测设备、监测技术和防治污染物物资,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得到了他们的充分理解和认同,显示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张左已说,通过这一事件,我们感到,做好松花江污染的综合治理,第一,要建立一个沿江从上到下的信息沟通机制,确保在应对和防治污染过程中更积极、主动。第二,应该把松花江沿岸已经设立的包括化工厂在内的向松花江排污企业,在“十一五”时期有计划进行调整。第三,要在国际间建立界江航运、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合作平台,共同解决界江污染问题。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就目前黑龙江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提问时,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淑洁回答说,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面,省政府及教育部门都做了专门部署。黑龙江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在职业教育实验场所等方面比其他省市有优势;我省有很多产业技术工人和工科院校,教师人才方面也有优势;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也是发展职业教育的优势。希望国家能把我省当做职业技术教育的试点省份,在建设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国际商报》记者就黑龙江在中国“俄罗斯年”中,对俄经贸等方面有何新举措提问时,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市长石忠信回答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今年哈尔滨将重点加强与俄罗斯科技合作,目前哈工大和俄罗斯几十所大学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哈尔滨在科技攻关方面组织了18项攻关题目。今年哈尔滨将进一步依托“两园四区”开展对俄经贸、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会上,《中国产经新闻》、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煤炭报》等新闻媒体的记者,还分别就我省新农村建设、安全生产、资源型城市发展等问题提问,全国人大代表李继纯、孙升昌、滕喜魁分别就有关问题给予了回答。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萧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