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2月22日电(见习记者 谢佰玲)“作为一个残疾人,能为社区残疾人建档案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事。”这是双鸭山市尖山区富安街道办事处残疾人自愿者刘玉峰的心声。
今年四十三岁的刘玉峰是在四岁时得小儿麻痹症而致残的。但是这些年来他一直快乐地生活着,下岗、失业他都勇敢地面对,近几年他一直靠低保费维持生活。在2004年10月的一天,富安街道办事处主任了解到他以前做过档案编辑工作,就主动找到他,希望他能以自愿者的身份义务为社区低保户建立档案。刘玉峰爽快地答应了。
看似简单的工作做起来却很难,有困难才会有动力,他凭借多年来对档案处理的经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使建档工作得以有序地进行。
在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协调下,于2005年5月,整个街道办的165名残疾人的原始资料厚厚地堆积在刘玉峰的办公桌上。刘玉峰开始了没白天,没黑夜地工作,为了能再现一些原始资料的本来面貌,使档案不失真,刘玉峰放弃了使用电脑操作,采用老式历卷的模式,这就大大增加了工作强度。他用彩纸来分档,以红色做登记表、白色为主页、绿色为残疾证件等,既整洁又醒目。这样的工作强度对于正常人都是难以承受的负荷,刘玉峰却以苦为乐,伤腿坐一会儿麻木了,他就索性站起来,站累了再坐下,这样来来回回一天不知折腾多少次。“工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后,厚厚的五卷残疾人档案整整齐齐地摆在桌子上的时候,刘玉峰高兴地流出了眼泪。
刘玉峰建立的残疾人档案是按照正规的人事档案整理的,里面有残疾人的身体状况、残疾类别、家庭地址、是否属于低保对象、是否下岗及附加了残疾证。而且在建成不久后就发挥了作用。12月市政府按照国家相关文件对市内精神病患者进行义务给药,富安办事处便按照残疾人档案很快地完成了下发任务。
自愿者刘玉峰的义工之举受到了市残联和尖山区的表扬。被评为“十五”期间残疾人先进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