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两会”的开幕,“十一五”和2006年的规划和工作重点都将被摆到桌面上讨论,笔者真心希望此次“两会”能实实在在的提及一些真正关系国计民生的切实问题,能真正吹响龙江振兴的号角,真正为家乡的“苏醒”带来春风。
闲话少说,下面笔者窃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说出来:
规划的大方向大致分为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
物质建设大体分为5点,首先是三大产业。1:工业。黑龙江是老工业基地,国家的振兴思路走的也是工业振兴。我们要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大力打造哈大齐工业走廊,强化产业集团和技术配套能力。2:农业。作为农业大省,要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结构为农民增收。3:第三产业。加强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建设,使其现代化产业化。4:开放。深化改革和开放。拓宽对俄经贸合作,打国际品牌,大力招商引资。5:环境。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形成长效机制,治理污染,改造居住和投资环境。
精神建设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宗教信仰和科技创新等几个方面,这类的软财富往往影响执政根基,其作用也是巨大的。
笔者以为,就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之社会”的观点而言,其关键点在于政府是否把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事情解决好,是否把群众利益和权力放在心上。比如05年矛盾比较突出的就业、生产安全、医疗和教育问题,这是考验执政能力的试金石。
一个合格的政府是具备高超行政执法水平的政府,是敢于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政府,是敢于倾听百姓心话和声音的政府,是敢于推进和深入民主机制和政务公开的政府,是敢于监管弊疾严抓廉政的政府。
希望这次“两会”不会像我们知道的那些“会”一样,会议的精神在撤掉会堂的红色条幅标语后就一起被扔进了仓库,会议的纲领和口号在主席台上的茶水凉了之后也一起被淡忘风干。不然,民间百姓的心会比那茶杯中的水更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