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双鸭山市按照新型工业化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提升工业运行质量与效益,壮大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工业经济呈现出增速加快、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的发展势头。截止目前,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37.9亿元,同比增长23.2%;销售收入94.2亿元,同比增长31.8%;实现利润8.2亿元,同比增长1.7倍;税金7.4亿元,同比增长41.3%。
为确保全市经济运行较快均衡增长,2005年,该市工业运行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一是强化了经济运行调控。每月根据各县区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对各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比和通报,对增速相对滞后的单位进行重点调研分析和监控。特别是针对2005年前七个月工业经济一度出现的"生产快速增长,亏损企业亏损增加"的不和谐局面,及时剖析重点亏损企业亏损原因,研究扭亏措施,对全市扭亏工作进行部署,为下半年经济运行好转提供了保障。二是全力解决铁路运输瓶颈问题。在国家保电煤、保粮食运输等特殊背景及全省外运需求大幅激增、出关车辆每天减少1000节的情况下,经过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全市省重点铁路运输保障企业由上年的5户增至7户,同时成立了铁路运输综合协调办公室,并在哈尔滨设立办事处,专门为企业协调铁路车皮计划。截止2005年11月末,全市已经累计完成货物运输1111万吨,为建龙集团、吉双公司协调解决车皮2300多节,保证了企业产品及时外运。三是积极解决企业资金紧缺等问题。该市抢抓省恢复扭亏贴息资金的机遇,将昌达公司、吉双公司等3户企业上报省经委和省财政厅争取省扭亏贴息资金,为企业良性发展提供了保障。四是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把安全生产责任逐级分解,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为一级负责的安全管理体系。对一些重点企业特别是租赁企业、外来投资企业、危险品生产企业实施了跟踪监控。五是强化了企业冶乱减负工作。结合贯彻《行政许可法》,对现行的收费进行严格检查,企业三乱问题得到了有效扼制。
在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扶持下,全市工业企业得到长足发展,地方工业销售收入超亿元、利税超千万元企业总数达到10户,比2004年增加了2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