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2月19日电 双鸭山市在开展第二轮扶贫解困送温暖活动中,采取结对子、扶持大户、搭建平台等多种形式,使扶贫解困工作得到扎实有效的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近百万元为全市3287户"三无"、重病、重残等城市特困户和农村五保户等过冬有困难的家庭发放了补贴金,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全市帮扶的1万5005户特困户有1万1253户已经脱贫,并逐步走向富裕之路。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全市建设200个扶贫基地的工作目标,市总工会、民政部门率先建立了电脑培训基地,市就业局建立了大鹅养殖基地,尖山区开辟了生态小区和畜牧养殖基地,一大批新开发的就业基地为贫困下岗职工提供了就业致富的机会。目前,全市各县、区、矿共创建扶贫解困基地177个,其中再就业基地79个,再就业培训基地14个,扶贫解困种植基地21个,仅尖山区建立的15个扶贫基地就已安置3,130人就业,并有九人走上了富裕之路。同时针对一些"三无"、重病、重残等城市特困户和农村五保户,民政部门还在全市开展了献爱心送温暖捐赠活动,共接收捐款近40万元,接收捐赠衣物33628件,目前这些款项和物品正陆续下拨到各社区爱心超市和村屯。
为加快特困职工脱贫致富的步伐,全市还采取扶持大户、带动贫困户、帮能手上项目的办法,在各县区选择了一些富裕户和种、养殖能手,给政策,帮资金,鼓励他们吸纳、带动一批帮扶户上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已累计投入扶贫资金5032万元,累计上扶贫项目7455个,其中有300多个项目已形成较大规模,有6921名下岗职工重新就业和入市经营。
为拓宽新的帮扶领域,全市还积极搭建帮扶平台,各级工会组织和"一帮一"办公室联合创建职介机构,辟建扶贫市场,同时还积极开展送温暖和救助活动,使更多的贫困户能够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