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e网超市 > 今古奇闻 正文
内蒙女子洞中生活20年续:亲人误认为妹妹已死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5-12-19 14:44:49
内蒙女子洞中生活20年续:亲人误认为妹妹已死

20年后哥妹终重逢难相认 龚蕾 摄
内蒙女子洞中生活20年续:亲人误认为妹妹已死  

20年后哥妹终重逢难相认 龚蕾 摄

  至亲妹妹,父母留给他的惟一骨肉同胞,20多年前从四川老家失踪。一年多后,来自遥远内蒙古的信告诉他,妹妹客死他乡。他把与妹妹重聚的希望,寄托在了来生。

  12月13日下午,当他见到记者带去的照片时,尘封20多年的记忆,随着酸楚的泪涌出:“妹妹还在人间?!”

  他的妹妹,被拐卖到内蒙古的四川中江县广福镇女子黄培淑,这20多年来,一直居住在一个毫无遮挡、冬天最低温达零下20多摄氏度的破窑洞里,如今,已是一头花白发

        黄培荣急忙和儿子黄成元登上了北上内蒙古的列车与妹妹重聚。然而,黄培淑已不记得哥哥了。

  是什么阻隔了20多年的亲情?黄培淑是怎么成了洞居20年、如今已经头发花白的现代“白毛女”的?她为何在洞居了20年之后才获救?

     悲惨过去 四川女被拐卖

     荒村子破窑洞 度过20个春冬

  12月1日那天,因为要做一个关爱“空巢”老人的专题报道,内蒙古晨报记者刘丽走进原呼和浩特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任志明家(任老通过镜头为空巢老人奔走呼吁已经多年了)。接受采访之余,任老突然沉重地说:“一个从四川拐卖过来的女的更可怜,已经在一个破窑洞里生活20年了!” 一个人竟然可以在那样的环境里活到20年后的今天!冬天零下20多摄氏度啊!

  本报记者赶到距呼和浩特市100多公里外的和林县三道营乡三犋夭村时,一身裹着羽绒服仍感难忍酷寒:白天都零下10多摄氏度,四外苍茫的山脊上草叶枯黄,树已经零落得只剩光光的枝桠,河流甚至小水坑都无一例外封冻,寒风过耳让人忍不住直哆嗦……

  在已经荒废的三犋夭村(新村搬到了一公里多外的公路边)所在的山梁上,在无人居住的院落旁边是一排空空的破窑洞。“这些窑洞最少都是100多年前的了,几十年前就没人住了”,村里的老人指点说,“除了那个……”

  在靠近荒村最近的一家废弃的院落旁20米外,那个窑洞显得特别刺眼:一个头发花白、身上胡乱穿着几件全是尘垢的单衣的老妇正蹲在洞口。当记者靠近时,老妇突然梦醒般迅速躲进了洞里。一群老鼠四散逃窜,空空的洞口除了些许干草,再无其他……

  她是怎么来到内蒙古的?为什么在破洞里煎熬了20年?

     千元给人贩子 买川女做媳妇

     “她是我媳妇……”村里67岁的孙润善老人长叹一声说,“这样都有20年了。”他端着一个破旧的小盆子,里面盛着一些白菜和饭。饭盆刚放到洞口,老妇的眼睛一下亮了,几步过来抓起饭盆又躲到洞尾,蹲下,风卷残云般直接用手刨进嘴里。

  “她是四川人,刚来的时候还不是这样子。”

  “其实她是被拐卖来的。”村里73岁的王占坤老汉直率地说:大约在23年前,一男两女来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那个男人对村里人说他带来的一个是自己的妻子,一个是自己的妹妹。男人说,他们是从四川穷地方出来的,到了这里希望能为妹妹找个婆家。“其实就是拐卖,那时候大家都知道……”交易最终在那个男子和孙润善家达成:1000元钱,那个男人带来的“妹妹”成了孙润善的妻子。

  “可能也是没办法吧,或者还有其他原因,她来了以后就安心跟孙润善生活了。”他说,并不是所有被拐卖的妇女都会坚决逃跑,当然要跑也不是想跑就能跑成……

  悲情洞居 20年后首出洞

  婴儿死 母入洞 从此与世隔绝

  成为孙家的媳妇1年多后,黄培淑生下了一个儿子,但仅仅6个月之后,孩子突然生病夭折!“孩子夭折对她打击太大了。”孙润善说,妻子经常发呆,一有空就会站在山梁上望着埋葬孩子的地方……后来,妻子的脾气明显变得孤僻暴躁起来,“有一次,她突然把我妈的手反扭在背后弄得我妈手都脱臼了,这让一位长辈非常气愤,抓起一根棍子就追着黄培淑打,黄培淑发狂一般跑进了村边一个废弃了几十年的窑洞里,从此再也没有出来……

  老孙说,家里人曾几次想把她拉出来,但都遭到反抗。给她送去棉衣,却被她撕得稀烂……孙老汉每天给黄培淑送饭,于是黄培淑就成了个除了吃饭还与他保持联系之外、基本与世隔绝的“洞中人”。

  时间一晃20年过去了,“洞中人”依旧像一个刻画在破旧山村的符号般,奇迹一样地存活着,不可思议地挨过了一个个酷暑寒冬……

  洞内刻“广福区” 原是她的家乡

  今年12月3日,黄培淑“洞居”20年的消息一经内蒙古晨报披露后,社会各界顿时震惊。

  和林县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看到报道后,很快决定:将黄培淑从洞里解救出来。12月7日,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的急救车将黄培淑接到了呼和浩特接受检查治疗。

  很多在内蒙古的四川老乡在看到报道后,纷纷赶往医院看望和捐款。刚刚到呼和浩特市才两个多月、在一家酒楼任大堂经理的胡艳捐款后多次到医院看望了这位老乡,陪着精神恍惚的黄培淑用家乡话交谈起来,老人紧张的情绪一点点平静下来,一次竟对她说出了老家在“中江县广福区”几个字!而这与老人在洞中刻下的“广福区”字样一下联系在了一起……

  本报以及成都电视台《今晚8:00》栏目非常重视,迅速联手展开了对黄培淑身世的调查。

  在四川老家还有她的亲人吗?亲人们又将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消息?

  悲伤记忆 妹子客死他乡

  痛苦回忆:妹妹早已客死他乡

  “你是不是有个妹妹叫黄培淑?”12月13日下午,已67岁的黄培荣老人面对突然到来的记者,一下愣住了。老人眼中一下涌出浑浊的泪水。是啊,外人谁还晓得他有个妹妹?每当想起妹妹这个词的时候,苍老的心就会忍不住颤动???那是怎样酸楚的记忆,老人早已经把它尘封在脑海的最深处,只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不能制止思念的泉涌,而那伴随的又是剧烈的心痛!

  “我们就只有兄妹两个,再没有多的了。”黄培荣哽咽着说,这个妹妹是他父母留给他的惟一的胞亲。记忆中,从儿时起妹妹就是他最珍视的宝贝,作为哥哥,很早他就自然而然地觉得自己应该关心爱护这个妹妹,他视这为自己的天责,“不然咋个对得起那一声哥?”乖巧的妹妹在他记忆中一直是很听话的,甚至成了早年村里的妇女主任,让他为这个了不起的妹妹由衷地感到放心和自豪……

  “可惜她命太不好……”黄陪荣长叹一声说,好妹妹长大后遭遇了两次不幸的婚姻,更惨的是,大约是在1981年时,妹妹突然失踪了!他说,那时不像现在这样方便,只能通过人力去寻找,长久寻找没有结果之后,他们可以做的也就只有等待了,“我天天都在等她回来,可等来的都是失望啊。”

  妹妹失踪一年多后,突然来自内蒙古的信曾经让黄培荣再次燃起了希望。当黄培荣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信封时,一颗心却猛地沉了下去:信上说妹妹已经生病死了!黄培荣实在难以理解为何残酷的命运竟然以这样的面目降临到自己身上:妹妹在内蒙古究竟遭遇了什么?

  从此,黄培荣的心里,已经没有了其他希望,也许这辈子,只有等到自己身后才能与妹妹再次团聚了吧?

  悲喜交集:20多年后妹还活着?

  “你看这是你的妹妹吗?”当记者拿出几张照片时,照片上一位头发已经花白的老年妇女的样子一下让黄培荣的眼睛一亮,赶忙接过照片凑拢了仔细观察,一边看一边喃喃地说:“像……像……我妹妹还活着?”说着,老人的眼睛就湿润了:虽然照片上的妇人与他封存在20多年前记忆中的妹妹相比,已经老了很多,但从面部轮廓看,变化并不明显。一遍遍地看着照片。老人的手不知不觉中颤抖起来:“她现在在哪里啊?”

  “内蒙古……”

  “她现在生活得怎么样啊?”尽管无数的疑问一时无法消除,但老人还是不断催促着记者赶紧说情况。

  “她在一个破窑洞里生活了好多年……”由于害怕老人激动,记者尽量平和地叙述着那罕见的情形,老人却一听就刷刷地流下泪来,“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当记者告诉他黄培淑已经在内蒙古各界的帮助下走出破窑洞,现在已经到医院住下正在接受检查治疗时,他才总算控制住了眼泪。

  黄培荣焦急地说:我要去内蒙古……

  悲凉重逢 妹子不记得哥

  12月14日,在记者陪同下,黄培荣和儿子黄成元一起登上了从成都开往呼和浩特的列车(由于老人年事已高,害怕乘飞机发生身体不适)。

  12月16日清晨7时10分,列车缓缓停靠在呼和浩特火车站3号站台上,一脸疲倦的黄培荣在记者的搀扶下走下了列车,早已在寒风中等待了半个多小时的孙润善老汉急忙赶了过去,两位老人激动地走到了一起。

  11时许,在众人的搀扶下,黄培荣向黄培淑的病房走去。

  一步,又一步,病房的门越来越近了。只要跨进这道门,20多年的离别,20多年的思念,20多年的悲伤,都将在这道门后化为久别重逢的喜悦。

  那一脚,终于迈进了这一道门。

  黄培淑表情木讷地坐在病床上,眼神淡漠地盯着进来的一老一少。“他肯定是我姑姑,因为她的声音一点都没变,而且脸上的轮廓特别是嘴角的一道疤痕……”黄成元激动地说。

  然而,姑姑却认不出他们了。就在此前,姑姑的病情已经确诊:衰退型精神分裂症!

  黄培荣湿润的眼睛里流露着明显的痛心,“好好医吧……钱不够,就我们家出了,我只有这一个妹妹!”(本报特派记者 宋晓松)

作者:    来源: 搜狐网     编辑: 岳翠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