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信息时报》12月14日报道,刚刚获得中华小姐环球大赛亚军的重庆女孩杨爽,将担任广州大学城勤工助学大使。
在盛行炒作的时下,各种利益集团和美女勾肩搭背,种种所谓的形象大使多得犹如过江之鲫。而今连勤工助学也有了形象大使,我不明白:勤工助学,需要什么形象大使?
杨爽成了勤工助学大使,与她独特的经历有关,但她的经历能给大学生们带来什么?我深表怀疑。
成功的个案并无法昭示群体的成功。杨爽17岁就开始勤工俭学,曾打5份工救治重病的母亲。从她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寻觅到她苦苦挣扎、疲于奔命的足迹。这类艰辛的故事,其实并不仅发生在杨爽的身上。并不是每个莘莘学子都有漂亮的脸蛋,并不是每个身处困境的青少年都能靠自己接广告、到电视台做主持,应付每年万余元的学费,并救治重病的母亲。杨爽一路辛苦走来,风停雨歇后以勤工助学大使的身份展示她“轻舟已过万重山”,但对相当一部分学子来说,这是根本就无法仿效的。过分渲染、强调个人奋斗能“排除万难”,不是辩证的思维形式,而是唯心主义一元论在作祟,也是对教育和医疗体制现有弊端不折不扣的妥协与遮蔽!
我坚信十之八九的学子需要的是一个宽松的就学、尽孝环境,而不是在该念书的时候去向杨爽学习,去四处应聘。说得更明了些——与其号召个人去苦苦奋斗,倒更应该让某些体制弊端尽快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