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县借助农场优势,通过加强县场合作,招商引资、大上项目,使一批畜牧龙头企业相继建成投产,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友谊县位于三江平原腹地,前身是友谊农场,1984年恢复友谊县制。友谊农场是亚洲第一大农场、中国最大的产粮基地,是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基地,经过近四十多年的建设,这里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面对县情,友谊县确立了依托农场农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进行招商引资、上项目,并定位了做优做强肉牛、大麦、大鹅、水稻、玉米、大豆六大产业的招商方向,吸引大的农业和畜牧业龙头企业落户友谊,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这个县提出对来友谊投资的农业和畜牧业龙头企业给予资金扶持、用电扶持,并帮助企业联系产品销售,通过强化优质服务,扶优扶强民营企业等一系列措施,调动了外来民营企业和本地民营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同时,这个县还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了镇东食品工业园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格局,目前园区已经产生了聚集效应,有10多家企业入园发展。总投资1.9亿元的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项目,实现了当年在友谊县立项,当年施工、当年投产,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加工中高档牛肉2.1万吨,年创产值5.35亿元,并可使从事肉牛产业链的职工年收入达到5000万元,并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十万头肉牛屠宰加工项目一样,友谊县20万吨玉米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总投资2.4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8亿元,增加值1.36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420个,目前项目已开工建设。今年是友谊县大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也是项目储备数量最多,金额最大的一年,全县新上了3个投资超亿元的大项目,储备大项目8个,资金额度超过10亿元。
截止目前,全县共实现合同引资37项,已落实招商引资项目29个,合同约率达到78.4%,到位资金5.65亿元,占合同资金的76.5%,完成市委,市政府年初下达招商引资任务的3.53倍。
截止9月末,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共完成总产值(含农场)5.8亿元,同比增长87.5%。民营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实交税金、增加值分别完成1.89亿元、896万元、110万元和363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40%、100%和57.9%;从业人数2.6万人,同比增长7%。
预计到年底,友谊县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2.39亿元,同比增长16.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5亿元,同比增长170.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70万元,同比增长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00元,同比增长15.9%。
未来5---10年,友谊县将进一步依托农垦系统农业规模集约化经营、机械化生产和科技人才优势,加强县场合作,全力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学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力争将友谊县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