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传媒论坛 正文
【图文】“孤胆英雄”再敲医疗体制警钟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5-12-14 14:32:03

        新华网继10月28日播发《孤胆女医力战医疗暴利 自创民工医院濒临倒闭》一文,在网民和社会公众中引起反响后,12月13日新华网推出追踪报道《杭州民工医院又掀风波 卫生局长斥其严重违规》,又一次在网民和社会公众中激起强烈反响。

        要在以往,卫生局按规定行使监管职能,还不至于引起人们如此大的反响。或许,由于“操作违规”,赵华琼还有可能被视为草菅人命的典型。可是赵华琼的“待遇”并不如此差,相反,她倒被视为“孤胆”女医,为民奔命的英雄,无论媒体,还是网友、社会公众,差不多都表现出对赵华琼的支持和敬佩,而对监管者却表现出怒不可遏。这其中透出来的信息,恐怕不仅仅是对卫生局长“态度恶劣”的不满,赵华琼事件的意义已经超出事件本身,直指医疗体制。

        事实一再表明,“看病难,看病贵”已成老百姓心头之痛,“医改失败”、“最昂贵的死亡”等一系列医疗事件之后,医改何去何从,医院毒瘤如何切除等深层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稍有风吹草动,都会激起千层浪,“赵华琼事件”充其量只是导火索而已。小问题大反响,赵华琼事件不过再次敲了警钟,我们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确实到了临界点了,再不从速解决,民愤将难以平息。毕竟,在现有的医疗体制之下,贫病的民工及市民如何看病的问题,这是一个事关生命的现实问题,而且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赵华琼自创民工医院不是没事找事,排除个人因素,确实是“有事”、有市场。是民工不愿意到正规大医院是去看病么,当然不是,到正规医院看一个病要1万3千元,而到赵华琼那里只需200元!这个差价三岁小孩算得过来,收入有限的民工只能选择他们能够承受的医院治疗。这是赵华琼式的民工医院存在的前提,它确实满足了社会需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现在,卫生局假以管理之名号,要挤压其生存,行为是合法合规的,但是并不合理,因为这样无疑是置民工于死地——正规大医院狮子大开口,让民工望医兴叹,民工医院又操作违规,被查而罚,那么贫病民工该往哪里去,只有等死一条路了。作为监管部门固然要照章办事,可是如果照章办事就是置无辜者于死地,那么是照章办事重要还是生命重要呢?就像卫生局长所说的“赵华琼已经影响到我卫生系统为民执政和依法办事的形象。” 那么,是卫生系统的面子重要,还是民工的生命重要?显而易见,生命价更高。

         其实,卫生局并不是看不清这个浅显的道理,但还是要“一意孤行”,其原因恐怕并不是没有“情为民所系”、“以人为本”两句大话搪塞得了的,其深层的原因恐怕还是行政垄断下的利益垄断使然。

        我们看到,卫生局的职责本是监管,可现实是,大公有医院早已投到监管部门怀里喊爹叫娘,两者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根深蒂固。行政与利益相勾结,进而形成行业垄断集团这样的怪胎,这怪胎被体制的衣服包裹着,吃好的喝好的。现在,突然有人在体制外设立医院抢他的“生意”,那还了得,于是假监管之名“找碴”,于是就把赵华琼往英雄上赶。当然,如果没有媒体相助,赵华琼也许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现在,她变成众人皆知的英雄了,只是,面对这样的英雄,我们更多的是心酸,更多的是深思。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萧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