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专稿:日前,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就靖国神社内的游就馆妄称:“我没觉得在美化战争,它只是如实展示了当时的状况而已。”那么,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宣扬“皇军英武”
游就馆位于靖国神社的东北角,馆内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游就馆是为了保存、展示供奉在靖国神社内的“祭神”的遗物、资料、武器等与战争有关的历史遗物而建的,并于1895年开馆。名称取自《荀子·劝学》中“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一句,以此象征靖国神社内供奉的“神”是所谓的高洁之士。
在游就馆本馆正门前,记者看到,游就馆甚至为战争中死去的军犬、军马和军鸽也建立了慰灵碑。在本馆正门的左侧,一个橱窗内展示着缅甸战场上的一些军用品。靠近正门的地方则是海防舰纪念碑,正中台座上是一艘青铜制的海防舰模型,后面的石碑上雕刻着200余艘被击沉的海防舰的名称,台座下面的亚太地区地图上,标示着海防舰被击沉的地点。在海防舰纪念碑旁则是今年新建的帕尔纪念碑。帕尔是东京审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期间的印度法官,因声称日本无罪,一直被右翼引为同道,建立这座纪念碑,无疑是为推翻东京审判结果。
在本馆正门的右面,竖立着特攻勇士(神风突击队员)的青铜像,一旁的《特攻勇士赞》指出,特攻勇士“是今日和平与繁荣的日本的基础,他们的至纯崇高的殉国精神,应该受到国民一致的敬仰、追悼并永远传颂下去”。
本馆的侧面是新馆,新馆与本馆连为一体。新馆的一层,展示了日军曾用过的零式战斗机、加农炮、榴弹炮、机关枪等侵略武器。一层的书店,出售有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书籍,诸如《被抹煞的大东亚战争》《大东亚战争的真实》《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理所当然》《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有什么不对》《验证南京事件“证据照片”》《中国埋葬的历史的真实》等。
新馆二楼,迎面是一尊“士兵之像”,进入展厅前,先要看一部循环播放的纪录片《我们不会忘记》,片长约一个小时。纪录片称:“战后,由于错误的风潮导致的对大东亚战争的批判植根于日本人心中,甚至渗透到不了解战争的一代,一直背负着祖国的污名。现在,希望告诉你们真实的一面。”纪录片的开头是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似乎在表明日本是战争的受害者。按照纪录片的说法,甲午战争是日本为了帮助朝鲜实现独立,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方面首先开枪,珍珠港事件是美国总统罗斯福阴谋将日本拉入战争的圈套,当时的日美谈判不过是美国争取时间的手段,日本是被逼无奈才发动战争的。即使不发动战争,接受美国的最后通牒也相当于亡国,因为日本在中国有合法利益,特别是在东北更是存在通过日俄战争获得的合法利益,并且有日军士兵的坟墓。不发动战争,连日本的灵魂都会失去;而发动战争,即使失败也要一代一代继续斗争下去。纪录片声称东京审判是胜者对败者的报复,是非法的审判。影片在介绍九一八事变时,虽然不得不承认是日本士兵炸毁了柳条湖段铁路,但是又强调这是个人的独断行为,带有自卫的性质。纪录片还重点介绍了七七事变后发生的“通州事件”,试图通过230名日本和朝鲜人在通州被调转枪口的保安队所杀来证明日本是受害者,同时没忘强调“爱妻子和孩子的日本军人绝对不会在海外从事掠夺等残暴行为”。纪录片最后将所谓“英灵”的牺牲作为今天日本和平与繁荣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