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社会点击 正文
“粮王”许学清种地一步一重天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5-11-21 12:55:00

  东北网双鸭山11月21日电 眼下,辛劳一年的农民们正紧张忙碌地盘点着丰收的果实。带着对我市农业的期待和美好憧憬,记者进乡村、访农户,亲身感受农民丰收的喜悦和快乐。

  走进许学清家的院落里,康拜因、链轨拖拉机、旋耕翻转犁等大型农机具都已整修入库。成堆的玉米垛从屋檐下一直蜿蜒到院墙根儿,金灿灿的玉米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几声犬吠,把主人从屋里“请”了出来。从他那美滋滋的笑容里不难看出,今年的年景肯定差不了。

  今年48岁的许学清是集贤县腰屯乡双山村农民,从承包45亩地起家,如今已成为响当当的“粮王”。因地种得多、粮食产量多、收入多被当地农民称为“许三多”。去年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如今这个全国种粮大户已经连续3年粮食纯收入超过20万元。

  回想当年,老许力气大、能干,种地年年受到乡里和村里的奖励。1990年,30多岁的老许为自己定下了目标:多种地,多打粮,当粮王。可是45亩地和目标相差甚远,从1998年起,手头逐渐宽裕的老许连续出手,逐年扩大种地规模,到如今,他承包的土地已达到1000多亩。

  老许对种地情有独钟。说起地的事,头头是道。他说:“我今年种了5垧玉米、20垧甜菜、55垧大豆,甜菜已按定单销售给佳木斯糖厂,玉米、大豆正等待时机适时销售。在种植中,每年都选用优质、高产品种,科学施种和管理,使用大型农机具进行连片作业,走家庭农场式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

  老许平时不舍得乱花钱,可在种地上肯投入,几年来,累计投入达到50多万元。今年,他又花5万多元购买了一台大型农机具。花这钱,老许认为值,因为可以使板结的土地松软,从而提高粮食产量。“地看是谁种,不能糊弄,管理不到位,吃亏是自己。”这是老许经常和家里人说的话。许学清地种得多,粮食产量也不低,今年种的玉米,平均亩产高达600多公斤,总产量达到47500公斤左右,预计比上年增收近2万多元。

  许学清最感谢的是国家政策好。“头些年,我承包几十亩地时,一年光交税就占去了成本的一大块,再加上雇工、种子、化肥的消耗,收入一般,一年也就七八万元钱,这在当地还算是收入最高的。今年一开始,我就感觉到农民的好日子来了,不但农业税不交还给补贴。农业税减免每亩地有24.5元,加上直接补贴15元,这样一算,每亩地就多收入40元,这样的地哪个农民不愿意种啊!”

  一说起这些,憨厚的老许有些眉飞色舞。

作者: 董力刚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