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节目的男主持人当中,你觉得我说话是什么程度?我的自由度又是什么程度?跟别的男主持人比,我惹眼吗?我说话大胆吗?我着装大胆吗?我搞笑吗?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央视娱乐的底线……对,我就是央视娱乐的底线。——李咏(图片由“梦想中国”节目组提供)
□本报记者袁蕾实习生肖昕
■央视已经开始走亲民路线,已经突破了很多常规,但毕竟城墙太厚了,你想要凿个洞都要费很大的力,我花了7年时间才找到一条缝
■这种国家媒体给我带来很多的可能,也让我有很多的得益,但是它又会让我有很多的框架,很多的规则
在今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最火爆的时候,央视的“梦想中国”常常被各类媒体拿来作为参照系进行比较。
一样是平民选秀,播出时间又比较接近,更不用说“海选”、“淘汰”、“纯民间”等看着让人觉得眼熟的概念……但在“梦想中国”主持人李咏看来,两个节目还是不可比,因为“对这种娱乐化的节目,央视会予以高度重视,但绝不会倾全台之力去打造”。
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视察央视时,曾指示“电视镜头要更多对准群众”。央视当时的综艺节目中,就连最平易近人的“同一首歌”和“艺术人生”,贴近群众的方式也是请明星大腕来贴近。那年早些时候SARS肆虐期间,李咏和哈文两口子在谋划“非常6+1”,一个成果是名字中贴着时事挂上了“非常”二字,另一个心得就是要改变央视“去掉一个最高分”的老面孔。天时地利之下,“非常6+1”迅速在央视站稳了脚跟。“非常”了一年之后,李咏和哈文两口子开始“梦想中国”,“梦”做到今天,做成了一档每周7天,天天播出的节目。
李咏在央视大楼里已经工作了14年,他说“在我身上最能体现央视的变化”,他也说“人最大的失望就是梦醒”。现在,他录完节目出来,常常会开车绕着央视大楼绕好几个圈,百感交集。
我是你的玩伴
记者:不管你是否愿意看到这种局面,现在的媒体上,“梦想中国”总被大家拿来与“超级女声”PK,你的感觉是压力还是尴尬?
李咏:需要我直说吗?
记者:需要。
李咏:“梦想中国”这四个字变得越来越敏感。媒体一直在寻找一种可比性,这样才有戏,无可厚非,但我们跟“超级女声”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没法对比。
我们是国家媒体,“梦想中国”只是“非常6+1”的一个扩大版而已。我一直在做我的事,外界的任何干扰不会对我的直播构成任何波动,因为我在做的是“梦想中国”。
央视有央视的操作规范,它是一个国家媒体,首先要完成对国家的责任、对国家宏观政策信息的传达,它不可能倾整个频道之力、倾整个电视台之力去做一件东西。央视有众多的栏目,像这种娱乐化的节目,它会予以高度重视,但绝不会倾全台之力去打造。
记者:央视给人感觉一直都是高高在上,为什么会突然推出“梦想中国”这种靠观众投票评选的节目?
李咏:这得从“非常6+1”说起。“非常6+1”初创是2003年春节之后,当时频道要专业化,“正大综艺”得回到它原属的频道,二套空出来的这段时间怎么办?即使是中央电视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考虑收视、收益问题。“正大综艺”是一个综艺节目,替代它的不可能是严肃型节目。参考国外比较流行的真人秀节目,我们最终决定做一个真人故事节目,这才有了“非常6+1”,让普通人走到央视舞台上来,通过展示自己的才艺实现自己的梦想。
“非常6+1”1周年,也是频道5周年庆,我想做一个大型的直播特别节目,也就是“梦想中国”。我告诉夫人(哈文,“非常6+1”和“梦想中国”的制片人),她说要向副总监汇报。2004年6月17日下午,阴,日记我都写着呢,我把总监、副总监、我夫人都约去,我说离频道周年庆只有3个月时间,就这么点事,干就马上干,不干就算了。在我的刺激下,10天规划就出来了,真的挺刺激。
其实在“幸运52”里,普通选手也在登台,只不过那时发牌权在我。“非常6+1”是普通人走进电视,成为主流,成为主角。短信互动也是“非常6+1”就开始倡导的,只要你发短信,我就给你打电话,只要你有运气,你就可以实现愿望。我们已经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电视台了,你们才是衣食父母。
记者:听中央电视台说不再高高在上,还是很新鲜。
李咏:我从“幸运52”开始就不是高高在上了,我是你的玩伴而已。“非常6+1”里,我只是节目主持人,你伤了、痛了、哭了,我可以对你表示人文关怀,也都一一展示。但我有一个绝招,再痛苦、再伤心我都会让你笑着走上舞台,因为我们做的不是“艺术人生”。当然衣食父母也得遵守游戏规则,要参加“梦想中国”,你不能在专业艺术团体里领工资,不是一个正式的演员。我不想造星,我只想完成这些普通人的梦想。
|